.

温州这个隐于大山深处的原生态景观古村落,

本图文为作者原创首发,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文:温州旅游体验师陈安生

图:温州旅游体验师林鸿麟(零碎伯伯)

“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微风拂过,漫山竹海随风荡漾,绿意浓浓,溪水潺潺,青山迤逦。走在留存着明朝气息的土地上,陪同我们的是还有一场秋雨,纷纷的,雨打湿了伞,一同打湿的还有坑口这个名字。

坑口村位于永嘉县界坑乡西北部,南临外盘尖村,北接兴发村,距永嘉县城上塘约一个小时车程。村里有多条小溪汇入大溪,从村口流去,故取村名为坑口。

坑口村历史悠久,早在年前曾有章姓、金姓、应姓居住过,约在年前麻姓迁于此处居住。历史上,坑口村交通闭塞,村民外出办事走的是山路,村后山有一古道始于坑口村,经坑口岭,到外盆尖村,全长约米,是当年坑口村里人外出的主要交通要道,清朝晚期,台州、仙居、温州的盐商往来都经过此道,来往的行人商贾逐渐多起来,特别是上世纪四、五十年代,乐清的“担盐客”还都从这里经过。

古道下,古村依势镶嵌在山坡上,依山临溪,一头连着小溪,一头藏在山间谷地,顺小路拾级而上,路旁的小草小花随风摇摆,抬头望去,映入眼帘的便是那一座座充满年代感的老房屋。

坑口村的建筑以清中晚期为主,现保存古屋有26座,祠堂一座,最老的房子已有多年,这些古建筑具有明显楠溪江民居特色,都以石块垒墙,木头结构,呈“一”字型,个别建筑设有厢房,为抬梁穿斗混合式,显得古朴雅致。

麻氏祠堂呈“回字型”,围墙用卵石垒砌,青瓦重檐,建筑用料朴实,做工简洁大方,立面朴素,祠堂内有戏台,是村民原用来祭祀、娱乐的地方,现作为村文化礼堂对外开放。

我们一行站在这座有着多年历史的古祠堂前,拐弯处,整座建筑收揽入眼,石墙、石窗,卵石铺成的路面,加上泛黄的木门与斑驳满墙的青苔,使这座古建筑的历史底蕴显得更为浓郁。几位老人依坐在祠堂前的石块上,欢言细语,似乎在述说着只属于他们那个年代的村庄故事。眼前的古屋随风近聆,仿佛听懂了他们的言语一般,静静的陪伴着走过那段历史,为他们默默守护着那一份岁月情怀。

一位善谈的70多岁麻姓老伯,见我们的到来,给我们讲开了很多在古村里流传的故事:

“多年前,麻氏第一代麻九畴,外号“麻天官”,原住麻埠村。他为官清廉勤政,忧国忧民,誉满朝野,遭奸臣谗言被皇帝所杀,后沉冤得雪,皇帝打了一个金的人头将麻九畴予以昭雪,从杭州到永嘉,任其家属选择最好的十八处墓地安葬。据说在巽宅镇的小渠、杨坑、黄龙、坑口等地都有他的坟墓。麻天官死后,麻埠村遭遇了洪水,麻九畴的第11世迁到了坑口村……”。

麻老伯说的另一个传说是“重行立德,乐善慈善”的故事,内容也比较动人:“村内原存有一块‘树德务滋’匾额,那是讲述清朝嘉靖年间,朝廷派专员来微服私访,因为‘微服’,地方上没人接待,官员挨饿三天,晕了过去,坑口村民看到后,就把该专员接回家里施以饭粥,该专员回京后就送来这块匾额”。老伯不无惋惜地说,很可惜,这块匾额不知什么时候丢失了。

老伯滔滔不绝,为我们讲的第三个“赤脚大仙”的故事最为感人:

上世纪30年代,红十三军在村落里活动,红十三军政治部主任陈文杰多次到坑口村指导革命,为了不被敌人发现,来村里时,陈文杰一般都装成村民,赤着脚,因此,被人雅称为“赤脚大仙”。在陈文杰的领导下,村民麻谦明、麻成宅、汤绍德、汤有银等先后加入了共产党,并成立了坑口村第一个党支部,麻谦明任支部书记,永嘉解放时,坑口村党支部曾组织村里民兵、少先队给游击队站岗放哨,解放后,坑口村民兵还多次参加剿匪,配合解放军和土改队,分田分地,组织互助组、合作社,积极参加党所领导的各个运动。

听完了故事,正好,下了一个多小时的雨也停了。麻老伯热情地给我们带路,在他的引领下,我们沿着村间小路在村子里逛上了一圈。

村落里,秀水环绕,花木葳蕤,铺设精巧的石子小路,质朴自然的石墙,亲水步道、亲水平台、百姓广场、农家乐客栈、生态公厕等美丽乡村配套设施,还有稻草人、秋千、水车、古代捣米工具等园艺小品的点缀,每一处都留存着古朴风貌又展现出新时代的气息。这个年11月荣获第八届中国景观村落称号的村子,依托自然禀赋和美丽生态,铺展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画卷。真可谓:青山绿水来作画,田园牧歌入梦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3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