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南的山区县城,却处处充满欧陆风情南麂

那是二十年前的事了,从温州到杭州创业,坐的是长途班车,走国道,到青田县的时候,忽然想起大学的一位同学在青田鹤城工作,于是临时下车寻他而去。

那时的青田还是个老旧的县城,在浙南的群山包围之中,东南与温州、瑞安、文成、永嘉相连,西北与丽水、缙云、景宁相靠,一条瓯江穿城而过,历史上曾归温州市,后又划为丽水市,交通不发达,青田县被称为“九山半水半分田”,除了开采青田石矿,并无更多产业,很多人都出国做了华侨。

七问八拐后,在瓯江边找到老同学,除了寒暄叙旧,青田没有更多的印象在脑海,后来,听说他也出国了。

其实青田有清山,有绿水,有梯田,有宝石,更有厚重的历史人文沉淀。千丝岩是青田著名的山水风光,离县城近,位于石雕城山口镇的后山,三面峭壁,中有飞流,岩壁成层叠状,线条分明,因飞瀑如丝挂壁,故名“千丝”。就像青田人与青田石千丝万缕的交集。

山口镇被称为“中国石雕城”,拥有全国工艺美术大师数十名。山口几乎家家办石雕厂,户户有石雕陈列室,“家、厂、室”三位一体,石雕商店、作坊比比皆是,千丝岩景区便有很多名人雅士在山石上给与这座石雕名城以证明,也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

丝园幽静雅致,不但为这奇山异石镇宝,也更为青田百姓祈福安康。

石门洞位于青田县城西北35公里的瓯江右岸,依山傍水,景色瑰丽,素来与雁荡、天台、仙都齐名为“括苍四胜”。从瓯江上石门渡渡过,那龙、虎两峰愉似两道石屏,“石门洞”由此而得名。

从渡口往里走几百米,一道雪白的飞瀑挂在几十米高的悬崖前,站在潭西边的山下,那珍珠似的雾珠飘洒到人们的脸面上,一片凉意袭来,心旷神怡。

潭边的青石上俯首低视,潭中水波粼粼,象丝绸上的细纹,光滑嫩绿,由近及远,颜色一处深似一处,渐渐成了深碧。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灵山秀水的石门洞,吸引了明朝开国元勋刘伯温,他幼年在石门洞刻苦读书,感动了白猿仙姑,从巨石的柜内拿出18册兵书赠给刘伯温,以至后来刘伯温佐朱元璋夺得天下。人们为纪念他,便建起有“刘成文公祠”。

这里曾是刘成文寒窗苦读的书院。

半小时的盘山公路,把我们吸引到刘伯温古村,这里环境优美,古树年代久远,陶园隐圣,村古人纯,是一处不可多得的养生福地。

当地将破败的古村落改造成民国风的旅游乡村,村前溪流环绕,碧波荡漾,更有养生太极湾散发着灵气,从而形成一个山环水绕,村落参差的悠然村寨。

成年的刘伯温曾在这座高山古村研书立志,修身养性。

在青田东边与永嘉县交界的小舟山乡,有一片多级余亩鲜为人知的高山梯田,小舟山乡政府引进黄、绿、紫三种颜色的彩色水稻进行培育,种植了10多个创意的图形,色彩斑斓。

田间穿插种的向日葵,给山乡稻田增添了一份俏皮的气息。

此时,水稻成熟,秋收在即,和农民们一起,体味丰收的喜悦,当一次农民。

青田石是青田县的瑰宝,早期青田籍华侨华人与青田石雕的关系水乳交融,极为密切。青田人出国,大都带上青田石雕行销海外,使得青田石雕渐渐的享誉国际。

青天石雕是以青田石为雕刻材料,在地质学上称为“叶蜡石”,一种耐高温的矿物。青田石色彩丰富、光泽秀润,质地细腻,软硬适中,可雕性极强。而青田石雕在同类玉石中开发最早,色彩最丰富,种类最多,最早被引作印材,最早被选入皇宫,也最早被销往海外,最早在国际上得奖。曾被选作国礼赠与外国元首,也为青田人带来了不菲的收入。

青田有多年的华侨史,旅居世界各地的青田人达到了23万,分布于多个国家与地区,并在海外组建了多个社团,被称为“凡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青田人!”身居海外,他们对故乡教育与慈善公益事业依然是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20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