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温州三十六坊汤琰琰)
秋冬季节天气干燥,防火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注意事项。
上周五,老城区三官殿巷边上的举人坦一带老房发生火灾,虽未造成人员伤亡,还是让市民们啧啧惋惜。
年温州旧城老照片
随着现代居住环境和消防水平的提高,火灾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零星发生的事故。而在古代的温州城区,房子多为木质结构,民居建筑杂乱无序,巷道狭小,加上消防设施和手段落后,地方志上关于“州大火”的记载不少,往往因一个点起火而引发古城被“延燎大半”。直到解放前,温州地区尚流行“青田怕水推(淹),温州怕火煨”的民谚。
古人对待火灾也是非常重视,早在北宋时期,温州知州石牧之就采用建保甲联坐的火保制度来防火、救火。南宋温州则建起了望火楼,也就是现代消防瞭望台的前身,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而古城朔门街保存至今的清代封火墙,可以阻止火势蔓延,与如今随处可见的防火卷帘门有着相近的作用,是民间防火智慧的体现。
朔门街上状若牌坊的封火墙
本期,三十六坊君就以宋代温州为例,聊聊古人是如何防火的。
古代温州,最怕“水与火”
温州地处沿海地区,每年夏秋之际的台风、暴雨,以及因此引发的海啸、饥荒等,是古代温州发生最多的灾祸之一。
温州地区有灾异记载始于西晋惠帝元康元年(),永宁、安固、横阳海溢(海啸)。当时的永宁、安固、横阳,大致在如今的乐清、温州市区、瑞安、平阳、苍南海岸线一带。
龙湾永中峰门山“乾道二年水满到此”摩崖石刻
而让温州人印象最为深刻的,自然是南宋孝宗乾道二年()的大水灾,不但给温州造成巨大损失,甚至出现严重的人口危机,引发福建民众迁入温州的移民大潮,改变了温州的人口结构。不少温州人的先祖,就是此时从福建来温繁衍生息的。
最早见于史籍的温州大火灾,发生在北宋治平二年()八月间。据《宋史·英宗纪》记载,当时温州城烧毁民屋间,死50人。
而对温州火灾记载最详细的,当是南宋乾道四年()八月的火灾,导致全城延燎大半,而且大火延续了数日,时任温州太守的王之望在《温州遗火乞赐降黜奏札》中记录了这场大火的全过程:
19日上午9时至中午11时,“新河南界居民叶八家火发”,因为大风助长火势,引发6处起火,烧过民居家,茅瓦屋相间约计余间,并岑山尼院一所。
次日风势更大,市东界杜秀家起火,“五处俱作”,烧过民居家,茅瓦屋相间约计余间,龙兴宫、开元观、嘉福院都处于风头上,来不及救火。龙兴宫内有市舶务一所,也都被焚毁。飞火还飘出城南,烧掉70家民居及造船营一所56家,计草屋间,打造未成粮船4只。
开元寺旧址(今东南大厦一带)
加上其他几处,两天时间里,烧毁房屋共家,茅屋相间计余间,寺观4所,“大抵几及本州十分之一”,可见损失之大。
而宋代温州发生最惨痛的一场火灾是在南宋淳熙七年()郭公山下的贡院大火。
据《岐海琐谈》记载,当年八月丁酉甲夜,贡院起火。贡院,是科举时代考试士子的场所,考试期间守门者往往要紧锁大门,以防考生作弊。
当时由于贡院建筑为茅棚结构,这一年的考生又多达八千人,大门紧锁之下,这场火灾造成百余人被烧死。
这些火灾一般都发生在秋高气爽的八月间,除了用火不慎引起外,或有一些是军兵纵火以乘机抢劫所造成。在明弘治《温州府志》中,对宋代温州大火灾的记载就有13条之多。
古人建“望火楼”、保甲联坐防火
由于频繁的火灾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所以朝廷也制定了相关防范制度。
宋元丰年间(-),石牧之出任温州知州。在温州期间,他所做最为人称道的政绩之一就是消防安全。在北宋名相苏颂为石牧之撰写的墓志铭中,记载他面对古城火灾频繁的情况,采用了建保甲联坐的火保制度。“预为约束,使知有犯联坐”,一旦起火便“亲率部伍”,不遗余力救火,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谯楼
南宋绍兴十年()十月十七日起,温州望京门外飞爆延燎,使谯楼、开元寺、府儒学被焚,也就是从五马街一直蔓延到了公园路一带,大火烧毁州学、永嘉县治、市舶务及民居千余家。
当时,在火灾后来任温州知州的官员程迈,“为营官舍千区,开河渠,立望楼,结火保”,成效显著。望火楼是宋代防火的重要设施,即在高处砖砌望楼,楼上有人瞭望,这就是现代消防瞭望台的前身。此前一般只建在京城,而程迈却将其推广到温州,加上开河渠和火保制度,使得火灾得到很好的控制。
到了清道光年间,温州才出现民间消防组织。永宁社水龙会消防人员称“火工”,消防器具称“火具”,水龙藏于晏公殿内,经费来源由附近86家店铺乐助,属于市民阶层自发的救火互助组织。
温州城区水龙会邵度摄
清光绪八年(),温州海关李希程发起组织水龙会,并购进“洋龙”。嗣后,温州各殿庙相继出现水龙队,民国五年()年10月还在九山举行过水龙演习。
民国十八年(),永嘉县警政处改组为公安局,设有消防队,为温州最早的官方消防组织。
参考资料:
《宋代温州火灾与消防》潘猛补
《温州民间消防组织》胡珠生
《温州府志》弘治
《温州历史年表》沈克成
干货分享
感谢作者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