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24小时-钱江晚报记者汪子芳通讯员叶晨曦周东
浙江渔场亟待修复振兴,但是在禁渔期,还有人在利益面前铤而走险,进行非法捕捞。今年截止7月底,温州共破获非法捕捞刑事案件89起,采取刑事强制措施人。
今天(8月13日)上午,温州市公安局联合海洋与渔业局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温州上半年全市打击非法捕捞水产品的犯罪情况。
驾驶非法改装渔船,电死瓯江刀鱼
层层转卖,两年获暴利万
刀鱼又叫凤尾鱼,是长江、瓯江流域的特有鱼种。近年来,长江流域的刀鱼因过度捕捞已濒临灭绝,瓯江的刀鱼资源也面临枯竭,刀鱼的价格也因此水涨船高,一度达到万元一斤的价格。暴利之下,暗中滋生了瓯江流域非法手段捕捞刀鱼并转卖苏沪地区的黑色产业链。
今年5月8日晚上,在永嘉县桥下镇附近的瓯江水域内,永嘉县公安局的侦查人员当场查获黄某等5名非法捕捞水产的嫌疑人,查获五艘非法捕鱼船,以及近百尾刀鱼,还有电网、大型电机等设备。
他们驾驶着加装了电网的非法改装渔船,仗着船身轻便、熟悉水域而肆无忌惮,在瓯江入海口水域大肆捕捞刀鱼。
经过调查发现,这五人在永嘉县桥头镇至瓯江三桥一带的瓯江江面非法捕捞刀鱼,按照个头大小,将四两以上的刀鱼以几千元一斤的价格卖给鱼贩子,之后鱼贩再将瓯江刀鱼冒充成长江刀鱼,以近万元一斤的高价转卖到苏沪地区。
从年至年期间,黄某等人共获利四百余万元,截至目前,永嘉警方切断了一条从温州瓯江到长江三角地区非法捕捞转卖刀鱼的黑色产业链。
半夜出海捕捞,凌晨收网回港
“三无”渔船频频出海非法捕捞
苍南地处浙江最南端,海岸线长达.8公里,沿海大小岛屿多个,海岸江湾26处,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造就了苍南富饶多样的水产资源。
在每年的禁渔期,各类水产品售价居高不下,渔民每出海一次,有些可能获得万元以上的非法收益。因为暴利驱使,在霞关、炎亭、巴曹等地的非法捕捞行为层出不穷,而高额利润也让更多其他渔民效仿。
为了避开海上巡查,一些“三无”渔船通常选择半夜出海捕捞、凌晨收网归港。加上这些船大多没有安装北斗星定位无法测量轨迹,这些非法捕捞渔船给执法工作带来不小的难度。
今年5月27日深夜,林某等5人驾驶一艘“三无”泡沫渔船,携带网具出海,28日凌晨,林某等人收网回港时,被苍南县海洋与渔业局和公安局的工作人员当场截获,并查获斤渔获物和若干张定位单片刺网。
经调查,直至被查获,林某等五人共非法得利20多万元。
“‘三无’渔船深夜出海,影响了海上航道的正常运行,自身安全也有隐患,同时还损害了海洋生物资源。”苍南县的执法人员介绍。
温州全市共查办涉渔违法案件起
温州市海洋与渔业局的执法人员介绍,截至8月10日,温州全市共出动海上执法人员人次,出动船艇艘次,海上巡航里程达海里,取缔违禁渔具顶(张),收缴违禁渔获物约11.9万公斤,查办各类涉渔违法案件起。
除了加强海陆巡查,检查重点码头渔港的检查力度,加大产卵场地保护,温州市海洋与渔业局还落实“定人联船”,在休渔期对渔港和渔船停泊点进行动态安全管理,并在执法过程中和公安机关紧密协作,有效震慑了破坏渔业资源的犯罪行为,建立良好东海伏季休渔管理秩序。
“非法捕捞水产品犯罪是典型的急功近利竭泽而渔的行为,既严重破坏了国家水产资源管理制度,危害了水产资源的存留和发展,又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降低了海洋、河湖的净化作用。”温州市公安局治安支队相关负责人表示。
下一步,温州将持续对非法捕捞水产品犯罪保持“零容忍”的打击态势,进一步加强联合执法和专项打击力度,再摧毁一批破坏渔业生态资源和海洋生态环境的犯罪团伙,共同维护富饶持久的海洋渔业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