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阳岭古道,系民间古通道,具体修建年代已无从可考,据昆阳村建村年代推测,约建于唐末五代初期。古道发于永嘉县桥下镇徐岙社区岭根了村,上昆岭村,下昆阳岭隧道,止于昆阳社区南村。古道全长米许,累计爬升米许,块石为基,古时是沟通西溪与小楠溪流域的交通要道,原碧莲区、巽宅区至温州、青田、丽水,大多经昆阳岭到达桥下镇,再由桥下镇向东抵达韩埠码头入温,向西则往青田、丽水方向。在昆阳人的记忆里,直到20世纪90年代,村中一干少年外出求学时,还是从这岭上走向桥下,然后走向求学的路。古道沿途乔木林立,修竹摇曳,空气清新,古亭依旧,古寮仍旺,梯田漫坡,风光秀美,两个小时可至,当去!
车至永嘉县桥下镇岭根了村,村口有红墙黛瓦的寺庙矗立在拱桥对岸。
据永嘉县地名志记载:岭根了村,驻地猪儿潭背,村处昆阳岭脚,故名岭根了。由于近期村居撤并改革,黄麻垟村、朱硐坑村、岭根了村,合并设立新的黄麻垟村,黄麻垟村办公楼矗立在村中。
不过桥,左边沿小道直行,不久有一座古寮建于山洼,寮旁左侧山道便是去往昆阳的古道。
左行百余米,上石块道,行于坡上。
行半里许,穿插公路,有小亭立于左,乃行人休憩之地。
过小亭,古道开始在竹林苍木之间迂回穿行,林密空气清新,惬意而行。
行一里许,过干枯溪涧的碇步。
复行一里半许,有路亭已经残败,淹没在荒草藤蔓间。
林间复行半里,一片荒废的梯田掩藏于山凹之上,连篇的无名野花孤独的开在梯田上。
过了梯田,古道开始平缓,依然林木茂盛。
不久有石板桥横亘溪涧之上。
触手可及的山坡上,古木挺拔,柳杉笔挺,山林奇彩,郁郁葱葱。
行半里许,远处蓝天白云之下层田之上,有古宅矗立坡上,已是昆岭村。
直行上公路,左行紧接右行,入昆岭村。
复行半里许,公路上有古板栗树簇拥,左边对过有石牌坊伫立大道之上。
据永嘉县地名志记载:昆岭村,原名岭头,驻地岭头,昆阳东南3公里。村建在昆阳溪和徐岙溪的分水岭昆阳岭头,故名。
过石牌坊,行十米许,在修竹翠篁处,左边下古道,去往昆阳,亦行于茂林竹篁间。
远山连绵漫坡层田,古村掩趣于岙上
行一里许,古道被公路切断,下公路左行紧接右行,去往昆阳。
公路行半里许,有小寮翼然于山林,寮下有机耕道,通往昆岭水库。
碧水之上,有半岭亭依于道左,乔木相拥左右,造型古朴,石墙坚固,所历多年。在半岭亭里,还供奉三皇爷香龛,袅袅香烟。亭中有一窟冷水,说有冬暖夏凉奇象。旧时来往客人,田中耕作农夫,常在这里歇足,吃点干粮,便也流传这样的一个民谣:“冷水冰冰,蚊虫叮叮,麦饼吃吃,媛子儿眙眙。”不过这荒山野岭的,哪来人眙眙?
过了半岭亭,右边绕行于水库,
下行半里许,过小桥至昆阳岭隧道口附近。
隧道口右侧有休憩平台,昆阳亭伫立台上,乃近年所修,可观星揽月听流水潺潺,不失一处游玩佳地。
去往昆阳的古道早已被公路覆盖,沿公路行一公里许,至昆阳社区。据《永嘉县地名志》记载:“昆阳系昆阳乡政府、东村、西村、南村委驻地,距县城13.1千米。唐代潘姓人打猎路经此处,羡山川秀丽,择此定居,取名金仓山下。后因子孙当了官,改成官垟,村名也谐音改写昆阳。一水中流,隔溪分村,有三座石拱桥相通。村西昆阳岭路,是古时温州通往缙云、仙居两县的驿道。村中有清同治年间建筑的集相寺。”
自从年,撤销昆阳乡并入桥下镇,昆阳社区唯剩乡愁空悠悠!
抵达昆阳村,你必须看的是“潘氏大宗”。以叶望庆大哥的先前的文章所记,以了乡愁。
昆阳潘氏大宗祠,位于永嘉桥下昆阳社区。建设年代久远,可作为古代农耕文明的珍贵遗产。
据《昆阳潘氏宗谱》载,昆阳宗祠是九世主潘天立(世称美公),登景福进士弟,后返乡归隐,主持修建宗祠。至明洪武年间改建,其建筑庄严,气势恢宏,造型独特,构筑精致,实属溪山一代风流。
年11月,清华大学教授、著名乡土建筑专家陈志华来昆阳调研。一到昆阳村口,看到大片鳞次栉比的灰墙黛瓦的老民宅,惊叹不已。他说,在这样的深山岙底,竟有这样大的村落,若在北方,是县城,最大县城!立即下车拍摄。
他还巡视了潘氏大宗祠,指着东廊的拱斗,举起大拇指,赞道,这是楠溪江流域未见过。又兴致勃勃地观察民居,从西村转到东村,一路称道。他看到老木屋的颓败,现代洋房的侵占,感到十分痛惜他说,我晚来10年了!
据《永嘉县志》载:潘氏出自姬姓,以邑为氏,或以国名为氏。其后裔主要繁衍于今安徽、江苏、浙江一带,望出荥阳、广宗、豫章等群。
先期迁居永嘉潘氏有三支:潘北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自青田迁来昆阳村;潘殷理,自青田入赘县城(今鹿城区)东门外潦波潭夏氏,自北宋徽宗宣和三年()迁来下寮村;潘填,宋室南渡时,自金华双溪迁来岭头村。
潘氏迁居昆阳后,安居乐业,家族富庶,人丁兴旺,至今已有49世,其分支遍布浙南各地。经过一代又一代的艰苦经营,村落充分发育,住宅、田园、宗祠、庙宇、书院、亭阁、石塔、桥梁、道路、水渠之类,凡农耕社会所应有的多类建筑,一应俱全。可惜的是,因时代的变迁,风雨的剥融,人为的变易,古建筑所剩无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