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由我担任负责人的“主问题·关键词”阅读教学范式研究成果作为浙江省唯一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成果被推荐参评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这是我从教多年来的一件大事。而这种范式的研究从我执教之初一直持续到今天,已逾20年了。
教学生涯前8年,是这种阅读教学范式的萌芽期。执教之初,我与大多数年轻教师一样稚嫩,只会机械模仿名师课,殊不知这只是“邯郸学步”,常常“画虎不成反类犬”。在带第二届学生时,我尝试做了一些改变,尤其是接触到特级教师余映潮的“主问题”教学理论后,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年4月,我执教《米洛斯的维纳斯》一课参加温州市教坛新秀永嘉县选拔赛。这堂课调动学生深入理解“她为了如此秀丽迷人,必须失去双臂”一句的多重内涵,并以此为“主问题”来构建课堂。这节课得到评委的一致肯定。学生在回忆文章中说:“我们都很喜欢陈老师的课,因为他很随和,课堂也很民主。陈老师常常在关键处一语中的,然后不再点破,留下许多空白让我们用想象填补。”
教学生涯第二个8年,我反思了“主问题”教学法的一些不足(如学生答而无凭,答而无序),又在此基础上加以“关键词”这一载体。最终确定了以“主问题·关键词”的阅读教学范式来构建课堂。如果说“主问题”是对课堂内容大刀阔斧进行构建,那么“关键词”就是对文本内涵精雕细琢进行聚焦。年12月,这种阅读范式得到了业内专家的首肯:在温州市中学高级教师评审活动中,我执教了《亡人逸事》一文,只提了三个主问题:文章写了关于亡妻的哪些逸事?孙犁笔下的亡妻是一个怎样的人?孙犁是怀着怎样的感情来写此文的?根据这三个问题,学生纷纷上台板演自己提炼的“内容关键词”“性格关键词”和“情感关键词”,并以此解读出了此文的“真、神、情”。课后,素昧平生的评委老师在走廊上叫住我,拍了拍我的肩膀说:“这么多年了,第一次看到高中生这么踊跃地跑向黑板,从未见过一堂参评课可以上得这么精彩!”30岁那年,我被破格评为温州市最年轻的中学高级教师。
教学生涯第三个8年,我与学生一起以这种范式来实践各类文体的教学,从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文学领域一路拓展到实用文与论述文,并努力将之细化、深化。在我的课堂上,常常出现多个学生因提炼“关键词”意见不同而站起来相互争辩、互不相让的情景,学生的语文兴趣在一堂堂课中被激发。
年3月,我赴贵州三穗支教并执教了辛稼轩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堂课以“典故”为主问题,以“称呼”为支架,以“情感”为关键词,激活了学生,学生课后兴奋地对我说:“我因为您的这节课而成为辛弃疾的粉丝了。”随即,多家专业期刊援引了这个课例或部分课堂实录,这既是对我的肯定,也是对这种教学范式的肯定。
在不断进行课堂实践的同时,我也深入反思,撰写了10多篇关于“主问题·关键词”阅读教学范式的文章,此成果年获浙江省教研课题成果一等奖,年获浙江省人民政府教育教学成果奖。最令人欣慰的是,这种教学范式深受学生喜爱,学生黄子闻在随笔中说:“您的上课风格我很喜欢,改变了以往印象中语文课的枯燥乏味,极大提高了我的阅读兴趣,上您的课是一种享受。”能得到学生如此肯定,是老师莫大的幸福!
(作者单位系浙江省温州市第二外国语学校)
《中国教师报》年11月02日第8版
作者:陈智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