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弹弹弹弹一曲小康大合奏温州古

“永嘉弹棉郎,挑担走四方”,永嘉弹棉郎人数最多的,是金溪镇。

“金溪山多田少,土地贫瘠,过去,大山阻隔,交通闭塞,村民靠几亩薄田难以糊口,不得不带着弹棉工具走出大山。”镇党委书记潘齐忠坦言,在亲带亲,邻带邻中,金溪逐渐成了“中国弹棉第一乡”。

金溪镇位于永嘉县西南部,山乡偏远。日前,记者走访金溪,路两边除了夏日里漫山墨绿,还有村庄里不时跃入眼帘的别墅。弹棉起步而告别乡土的金溪人,正改变身份回归老家。时移世易,今昔看金溪,换了人间。

前奏曲

弹棉,弹出希望的花儿

74岁的潘德福和67岁的陈秀英夫妇,回到了家乡金溪潘宅村。

种菜、打理枇杷、在村内的长廊里和邻里闲话家常,悠闲消磨时光……结束了40多年的外出“弹棉”生涯,这是夫妻俩归家后的恬静日子。

“我20岁嫁到他们家,家里是破房子,泥巴地,睡觉没床,就着木板打地铺。后来家里添了4个孩子,更困难了,根本吃不饱,我们就跟着村里人去新疆弹棉花。”陈秀英健谈,说起过去,打开了话匣。

弹棉不像石匠、木匠,是技术含量相对低的行业,一副担子,一弯弹弓,一张磨盘等就可以张罗生意了。弹棉四处辗转,虽然辛苦,但比起守着田头,大伙的收入算不错。

20世纪七八十年代,金溪每年有上万人外出弹棉,潘宅村民们也在这“大潮”中涌出。全国各地汇往永嘉各乡镇邮局的钱,几乎清一色是弹棉的收入。

年,18岁的潘宅村民潘松来,前往新疆石河子建设兵团弹棉,第一年就挣了1.3万元。那时,邮政汇票最高限额一张元,一次,他将上百张最高额度的汇票汇到家乡,还引起了政府部门的怀疑和调查。

人民公社化时期,外出弹棉被视为“投机倒把”,乡民们往往偷偷摸摸到一些偏远的地方赚点辛苦钱。但也正是这些弹棉郎,成了改革开放初期引领温州市场经济的购销大军,为温州模式立下了汗马功劳,当然,也为金溪人开辟了致富路。

到20世纪九十年代,永嘉弹棉郎出现分流,除少数人在棉纺业发展外,更多人或北上开办家具厂,或南下广州经营服装辅料,或到长三角一带开办超市。而此时西溪(此时金溪为西溪乡)弹棉郎和棉贩则掀起了创办扎花厂,以及承包国有纺纱厂的热潮。

如今,潘德福夫妇把在新疆的棉纺家业交给了儿子。他们家的事业,从小作坊,发展到了4家扎花厂,去年,家中刚投资0万元,新办扎花厂。

下半年是棉业生意旺季,潘德福两口子身体硬朗,也会出去帮忙。“现在有吃有喝,生活很好了,平平淡淡,心满意足!”谈及当下生活,陈秀英开怀大笑,她说,和过去相比,日子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进行曲

反哺,结出乡村振兴的果子

年,永嘉棉胎手工制作技艺,被列入第六批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而金溪人凭一张弓,走南闯北,弹出百亿产业,则成为“温州模式”的生动写照。

目前,金溪镇仍有上万人从事棉业经营,年产值超亿元,金溪镇也成功转型成为棉业经营大镇。

先富带后富,先富起来的金溪人,也以拳拳之心,反哺家乡和乡亲。

坦头垟村邹鹏飞三兄弟,从棉业挣得第一桶金后,开始尝试化妆品经营,在广州创办“惠芳国际”,带动上千名金溪老乡从事化妆品行业;

家乡有建设,乡贤很踊跃:吴宅村吴东溪老人,投资多万元,修建东溪大桥;霞畲村陈恩福捐资多万元,修建下徐大桥。霞畲村村干部们粗略算了一笔账,十多年来,收到村民们的建设捐款超过万元。年金溪商会成立,现场筹集万元基金……

乡贤,是当地乡村振兴中的一股有生力量,也是一道靓丽风景。

走进龙头村,房屋错落有致,道路干净整洁。在乡贤合力反哺中,这个昔日的脏乱差村庄,现在是当地美丽乡村的典范。

龙头村村民多以在外经商为主,在外打拼事业有成,大伙也盼着家乡能好起来。但过去,龙头村口养鸡养鸭,隔着老远就能闻到异味,违章乱搭乱建,上一任村党支部书记就因为环境整治太难而选择了辞职不干。

年,在云南从事棉纺的郑庆通“临阵受命”。他发现,村里最需要解决的,就是环境问题。

郑庆通自己带头拆违,他母亲一处4间3层小洋房,属于“养老房”却也是违章建筑,他将母亲“骗”到桥下妹妹家住,等拆完才告诉老人。

当年,龙头村成立“村美丽乡村发展基金”,郑永建、李秀业等20余位在外能人纷纷解囊,筹集资金多万元,指定一定比例资金用于环境卫生整治。

“现在一有空,我就去公园走走,看着自家养猪场变公园,心情也好了。”起初,村民邹兰花不理解环境整治,现在她连连为村庄的改变点赞。

环境美了,龙头村规划建设农业观光园,以及开发景点“九龙漈”等项目,被提上日程。郑庆通希望村级集体经济,能有长期稳定的收益。

畅想曲

期待,灵秀金溪·东瓯绿谷的愿景

在潘宅村,告别大半生的“弹棉”生涯,53岁的潘志国结束苏州的棉纺生意回到家乡,并当上了村党支部书记,对于村子的发展,他有自己的展望。

“孙子们都住在温州市区,想让他们回来,还得费一番心思,只有村子发展好了,才能吸引他们回家呀。”潘志国介绍,近年来,村里连续举办了多届枇杷节,“上湖枇杷”的品牌效应初显。

潘宅枇杷种植有着多年历史,全村2人,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植枇杷,种植面积约1亩,年产量70万斤,以自产自销为主。

为了帮助村民销售枇杷,增加收入,潘志国提出打造“上湖枇杷”品牌的经营思路,得到村两委和村民们的大力支持。每年“上湖枇杷”文化节期间,潘宅枇杷成了“网红”,也为村庄打开了知名度。

“村子要发展,得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除了枇杷,我们村还有0亩的闲置土地,我们在等待时机盘活。”潘志国的愿景,也是金溪人的期待。挖掘乡土资源,金溪正在弹奏乡村振兴的“进行曲”:

金溪武术源远流长,从瓯渠武书院,到瓯林拳坛,人才辈出,当地正致力打造“武术之乡”;

投资3.2亿元的下庄农光互补项目已经投产,年发电量万度,下一步,将在光伏板下种植中草药,进一步提升项目效益;

当地交通也将有迎来大改善,总投资21亿元、全长31公里的省道,已开工,今年当地计划完成7条共计17.2公里的农村“四好”公路建设;

科协助农,当地创建了亩黄栀子种植资源苗圃基地、0平方米的大棚枇杷和红美人柑橘种植示范基地,年产值预计达0万元……

“面对乡村振兴战略,以及永嘉大环境的改善,我们将在产业、基础设施、人居环境等方面持续发力。”潘齐忠表示,当地正加快推进西溪工业园区建设,立足金溪特有的资源,谋划落地精品枇杷园项目、争创浙江省武术之乡,逐步实现“文旅”+“农旅”融合促进,助推金溪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朝着“灵秀金溪·东瓯绿谷”描绘的美好蓝图,“弹出”金溪人幸福生活的“大合奏”。

来源:温州日报

记者金朝丹

编辑郑刘英

监制刘曜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588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