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设小康社会,家乡发生了什么变化听听基层

                            

今天下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浙江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记者见面会。现场请来了六名年轻的基层党支部书记代表,分享他们的奋斗足迹、暖心故事和炽热情怀。

记者提问:

听了各位书记的介绍,我们感受到基层日新月异的变化,请问有没有体会最深的一个方面或一件事和我们分享?

杭州市淳安县下姜村党总支书记

姜丽娟

下姜村对我而言,我觉得最大的吸引力,就是当时我看到下姜村的一些变化。

曾经的下姜村是一个特别贫困的山村,当时的乡村老百姓就有这么个习惯,上山烧木炭赚钱,所以当时的下姜村随处可见的就是一个光秃秃的山林。那时流行一句民谣:土墙房、烧木炭、半年粮、有女莫嫁下姜郎。我父母小时候对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一定要努力读书,因为你只有走出去了,才能有更好的未来。所以我大学毕业以后就定居在了杭州。

可是每一次回家,我都无限地感受到家乡变化的吸引力:因为家乡变近了,山路、轮渡都成为了过去式,辗转痛苦3个小时的路程变成了40分钟;家乡也变香了,曾经的露天厕所、牛棚猪圈都不见了,换来的是青草和花香;家乡也变绿了,秃岭荒山变成了现在的绿水和青山。

也就是这样的一个吸引,让我决定在年返乡创业,把自家的住房改建成民宿。到民宿的每一位客人,我经常跟他们讲述下姜村的发展故事,讲述我自己的创业故事。

而我没有想到的是,原来我这样的一个举动影响到了身边一起长大的小伙伴,他们现在也陆续回到下姜村,有开民宿、有做餐饮、也有做养殖行业的。凭自己的力量去影响一些人,我从中感受到了除开民宿以外的人生价值。一个地方的发展需要年轻人参与,下姜村现在也流行着这样一句歌谣:农家乐、民宿忙、瓜果香、游客如织进下姜。

我从一个忐忑不安的创业者,到现在成为一个村里的村干部,这得益于我看到了下姜村日复一日的变化,包括村民脸上越来越多的笑容,才坚定了我的信心和底气。

杭州市拱墅区和睦社区党委书记

周呈

前几年,一提到和睦新村,大家就会想到一个“老”字,而如今提到和睦新村,却是一个“新”字。

记得刚到和睦新村工作的时候,上门走访时,一些老年人总会跟我提:“小周,我们没地方活动,能不能给我们提供活动的地方啊?”“小周,我们平时行动都不方便,买菜做饭都很麻烦,能不能给我们解决一下?”这样的问题给我带来很大压力,也为我指明了方向:怎样提高老人的幸福感?

年,我们建成了养老综合服务街区。阳光餐厅为老年人提供低价营养的敬老套餐,康养中心为老年人提供日常护理、助浴、康复理疗。还有志愿服务街区的养老超市,以及公益理发师,为老年人提供代购、理发服务等等。

今年我们收到了一封信,信的落款是“一位满怀感激之情的女儿”。信中讲述了今年5月份一位独居老人郭阿姨的故事。郭阿姨在家里不慎摔倒,社区第一时间请康养中心工作人员上门,确诊郭大妈需要卧床休息数月。我们把郭阿姨接到休养中心,提供专业化的护理。她的女儿得知这个情况非常感动,所以写了这封信。今天我也把这封信带到了现场,信的最后是这样写的:“经过这次帮忙,我十分感动,心里感到一股暖流。我非常敬佩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生活在和睦新村是我们的幸福,也是我们一家人的福分。”这封信给我们社区工作者也带来了一份温暖。

今年重阳节,90多岁的魏奶奶拉着我的手说:“小周,我住和睦新村快40年了,没想到还住出了一个新小区,我一定要好好看着和睦新村更大的变化。”老人们健康长寿,老小区有新气象,我想这正是我们社区工作者最开心的事。

温州市永嘉县源头村党总支书记、主任

陈小静

我觉得作为一名村干部,首先得敢想敢做、不断地头脑风暴,才会带动全村村民致富。乡村振兴里面有五句话: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治理有效、乡村文明、生活富裕,我觉得治理有效是关键。把村庄治理好了,形成一个生态宜居的村庄,那么客人多了,自然而然村民就致富了,产业就兴旺了。

现在村里开设了农家乐、特色小吃、农副产品、民宿等等,村民文明经商、礼貌待客。我们村里的老梅馄饨一天最多的时候可以烧出多碗,取票排队,生意好得不得了。那时候我们村里有好多村民也会眼红,看他生意这么好,都想开馄饨店。我们村两委就坐下来商量,村里要打造“一店一品”。

好多没有开店的村民也要带动他们致富。手工素面,全村女人都会做,有一千多年历史。过去就是做一点给自己吃、送一点给亲戚,现在成了我们村里的一大产业,供不应求。今年上半年疫情期间,我也注册了商标:“源头陈小静”素面,帮助他们从线上线下各个渠道去推销。但是在今年疫情期间真的是受到很大打击,农副产品走不出去了。我第一时间报名永嘉县传媒集团,成了主播,直播带货,帮助村里的货走得更多更远。现在源头村也多了一个称号,叫“源头直播村”。

湖州市安吉县余村党支部书记、主任

汪玉成

我觉得对余村而言,生态环境的改变最大。

我是土生土长的余村人,小时候有一首打油诗:“大炮一声震天响,黑烟灰尘雾茫茫。翠竹茶叶变颜色,白衣晒成黄衣裳。”那就是在开矿山时候余村的环境。另外,我们以前村子里办红白喜事都要放鞭炮,燃放量一年比一年多,特别是年三十到大年初一迎新年,家家户户都要放烟花爆竹,大年初一早上起来的时候整个村子被一层雾霾笼罩,空气当中也都是硫磺的味道。年底我们决定用热鼓冷锣来代替烟花炮竹。当时觉得这项工作可能很难做,但是在我们党员干部、村民代表、组长的共同努力下,就在那个春节年三十的晚上,没有一户燃放烟花爆竹的。

村庄变美,让首先观念转变的老百姓尝到了甜头。比如说春林山庄的潘春林,以前他是矿山上的拖拉机手,年矿山关停后,他就在集镇上开饭店,生意还不错,但是自己有着想做大的想法。年,他看到村里大力招引旅游项目,就关掉了集镇的饭店,回到村里用自家农房开办了余村第一家农家乐。创业初期,游客少,生意很谈,他就抱团周边的农户一起打造农家乐集群,现在有了春林一号、二号、三号。后来又开创了第一条从上海到安吉直达的旅行车,现在潘春林不仅有农家乐,还有旅行社、车队、洗涤中心等产业,去年他的营业额达到多万元、纯收入将近万元。

在他的带领下,我们今年还创办了“乡宿联盟”,大家来抱团发展。我相信在未来,在余村“两山”示范区总体规划和全省唯一乡村版未来社区建设的推动下,余村会发展得越来越好。

嘉兴市秀洲区南梅村党支部书记

陆华

我在南梅村已经工作18年了,对我来说感觉最深刻的就是年轻人都回来了。我们村从脏乱差到现在景区村的发展,年轻人回来是我感到最欣慰的。我们通过各种方式来引导年轻人回乡创业。下面我分享几个年轻人创业的故事。

第一个是小周。他以前是厂里打工的,一年工资没多少,家里两个孩子,压力也挺大的。后来他觉得我们村里这几年种的阳光玫瑰葡萄特别好,通过学习引进之后,这两年每年的收入都有多万,一下子家里经济条件就上去了,在村里买了房,近段时间到我们这里来审批,又想把宅基地翻一下,感觉特别地幸福。

还有老板小高。他以前从事小家电,企业基本上稳定之后,他发现自己村里环境好了,游客多了,他想从农家乐餐饮这方面再增加一些收入。所以找我商量之后,开了一家农家乐,生意特别好,收入增加也比较快。

还有就是新南梅人胡思。他以前在杭州萧山有一个工作室,主要做农村庭院的布置和设计。经过朋友引荐看到我们村之后,觉得南梅村的文化氛围、景色各个方面比较好,特别感兴趣。我们了解这个情况之后,我两次到萧山,最后终于把他邀请到南梅来发展。他来到南梅之后首先租了两个院子,十几亩地,把他的作品和想法都展示在这几个院子里面,使我们整个村庄的品位提升了,大家都来学习他的理念,把自己的庭院装扮得更加漂亮,他也很乐意帮老百姓设计。越来越多的游客到我们这边游览参观后,大家都觉得他这个理念比较好,特别是上海、宁波、苏州的都过来找他设计庭院。从年到现在,他每年的净收入都在万元左右。

除了他之外,还有更多的小周、小李,都回来养虾、种水果。通过这几年的努力,年轻人一大批一大批回来之后,我觉得自己的工作特别幸福、成功。

舟山市普陀区蚂蚁岛管委会党工委书记、主任

徐军安

和大家不一样,我来自海岛。这些年蚂蚁岛的变化体现在方方面面,但我体会最深的还是岛上海洋产业的发展。

解放初期,全岛仅有40艘破舢板,但蚂蚁岛人在艰难中奋起,靠双手来改变命运:年,全岛妇女用3个月时间搓了12万斤草绳,换了9元钱,买了一艘大捕船,取名“草绳船”。当时的妇女队长是李雪浓,她带领着妇女们白天搓、夜里搓,她们坚信只要辛苦地做,日子会一天天好起来。随后,全岛村民又捐献了只铜火囱和金银首饰,换了元钱,买了另一艘大捕船,取名“火囱船”,蚂蚁岛趁势迈出了渔业大发展的步伐。

蚂蚁岛原来只有2平方公里,为了扩大生存空间,年,岛上多名妇女又用双手筑起了1多米的“三八”海塘,围海造田多亩。邹吉叶是这一时期开山采石队的一员,只有16岁。采石用的镐头近十斤重,每天砸,手上经常都是血,但她咬牙坚持了下来。

蚂蚁岛从破舢板,到发展大捕船,再到成为全省第一个全面实现机帆化的海岛,再到现在生产国内自主研发最大的车滚装船。小小蚂蚁岛见证了新中国渔业和船舶制造业的发展。如今,蚂蚁岛的居民90%从事海洋相关产业,各类渔船艘,以造船基地、海洋捕捞、虾皮加工为主的海洋产业融合发展格局也逐渐清晰。

喜欢此内容的人还喜欢

原标题:《建设小康社会,家乡发生了什么变化?听听基层的最真实感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3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