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东唐诗之路、钱塘江唐诗之路、瓯江山水诗之路和大运河(浙江段)文化带是我省要重点打造的文化高地、文明高地,是浙江大花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悠悠三百里楠溪江是瓯江山水诗之路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是国内唯一以山水田园风光见长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被誉为“中国山水诗的摇篮”。
中国山水诗流传,始于楠溪江。中国山水诗鼻祖谢灵运曾担任永嘉郡太守,自从谢灵运在此播撒下诗歌的种子之后,永嘉便成为陶弘景、李白、杜甫、孟浩然、苏轼、叶适、李清照等文人墨客流连忘返的胜地。楠溪江,成为一条“诗之江”。
苏东坡有诗曰:“自言官长如灵运,能使江山似永嘉”。永嘉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国千年古县、中国文化旅游大县、首批“浙江文化名城”、首批长三角文旅产业联盟会员单位,是温州的历史之根、文化之源。楠溪江中、下游古村落群至今仍保持着比较完整的历史风貌和许多传统文化遗迹。中国山水诗、“永嘉学派”、“永嘉四灵”、“永嘉昆剧”以及永嘉耕读文化影响深远。
当代以来,汪曾祺、夏蕙瑛、余秋雨、莫言等一大批文化大咖先后慕名来楠溪江寻梦,他们的言行和作品无不反映出对楠溪江的热爱之情,因为楠溪江不仅有永远的山水诗、最美的桃花源、“义利并举、敢为人先”的永嘉人精神,更有改革开放的波澜壮阔和新时代创业创新的百舸争流、千帆竞发。
让我们追寻文化大咖们在楠溪江的踪迹,一同走进永嘉,走近楠溪江,共同品鉴这首“中国山水诗”。
《楠溪江冬晨》张雷
汪曾祺:一句宣告
李昌贤/摄
年的秋天,原永嘉县委副书记李文照在温籍著名作家“短篇圣手”林斤澜等人帮助以及不懈努力下,邀请了全国著名作家汪曾祺、唐达成、刘心武、邵燕祥、蓝翎、母国政、从维熙、赵大年、郑万隆和著名的书画家谢冰岩、孙轶青、谢云、陈大章、权希军、夏湘平等来楠溪江采风四天,写楠溪江、书画楠溪江、宣传楠溪江,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
年10月,李文照和林斤澜将他们的文章合编为《初识楠溪江》出版发行。该散文集分两个时间段:即年,温州籍作家唐湜、莫洛、陈惠芳、林斤澜、李文照、金江等人同游大若岩景区之后写下的诗情画意;北京作家群体来楠溪江创作的作品结集。此书出版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让全国甚至全世界通过该书领略到楠溪江的美。
汪曾祺在《初识楠溪江》中写道:“石桅岩之南,有一片很大的草坪,地极平,草很干净。在高岩乱石之间竟然有这么一片天然草坪,也很奇怪。我们几个上了岁数的,在草坪上野餐了一次……”年3月,李文照陪同林斤澜重游此地时,林斤澜回忆当年与汪曾祺、唐达成、刘心武先生一起身躺在草坪、仰望蓝天的情景。
“我可以负责地向全世界宣告:楠溪江是很美的!”汪曾祺在《初识楠溪江》中写到的一句话,此后成了大家耳熟能详的宣传楠溪江的“广告语”。
汪曾祺(.3.5~.5.16),江苏高邮人,中国当代文学史上著名的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历任中学教师、北京市文联干部、《北京文艺》编辑、北京京剧院编辑。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著有小说集《邂逅集》,小说《受戒》《大淖记事》,散文集《蒲桥集》,大部分作品收录在《汪曾祺全集》中。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散文《端午的鸭蛋》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
李昌贤/摄
汪曾祺诗句
楠溪之水清
楠溪之水清
欲濯我无缨
虽则我无缨
亦不负尔情
手持碧玉杓
分江入夜瓶
三年开瓶看
化作青水晶
九漈歌
漈水来天上
依山为九叠
源流一脉通
风景各异域
或如匹练垂
万古流日夕
或分如燕尾
左右各一撇
或轻如雾毂
随风自摇曳
或泻入深潭
潭水湛然碧
或落石坝上
訇然喷玉屑
或藏岩隙中
窅如云中月
信哉永嘉美
九漈皆奇绝
水仙洞歌
往寻水仙洞
却在山之巅
想是仙人慕虚静
幽居不欲近人寰
朝出白云漫浩浩
暮归星月已皎然
不识仙人真面目
只闻轻唱秋水篇
石桅铭
石桅停泊
历千万载
阅几沧桑
青颜不改
赞苍坡村
村古民朴
天然不俗
秀外慧中
渔樵耕读
夏蕙瑛:一诗一馆
对永嘉情有独钟的夏蕙瑛,几乎每年都要来此游览、写生和创作。年秋,夏蕙瑛赴楠溪江旅游写生,首站来到了苍坡村,爱当地风景之美,觉古村民风之淳,又为美好的望兄亭传说所感,于是作《古村》诗一首:“欲寻桃源路,携秋楠溪行。村同古柏古,人比清水清。弟望送弟阁,兄送望兄亭。谁又点灯去?远山明月生。”此诗被原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所赞赏,故为之亲笔书录。年,其墨迹刻石立于苍坡望兄亭前。
夏蕙瑛苍坡古村
年9月26日,夏蕙瑛古村诗碑揭幕暨蕙风轩开馆仪式在苍坡古村举行。与《古村》诗碑近相呼应的是蕙风轩美术馆。蕙风轩揭幕展上展示的《永嘉村落》、《林坑古村》、《临水人家》、《永嘉茗岙村》等国画、速写作品,都是其在永嘉采风期间创作或以永嘉山水为题绘就的。
夏蕙瑛永嘉古村
夏蕙瑛在书法、诗词等方面亦有很深造诣,她数访永嘉陶醉其中,咏诗赋联佳作连连。《七绝·楠溪江》、《五律·永嘉》等诗词,充分展现了画家与永嘉的不解情缘。蕙风轩作为上海蕙风美术馆展馆区域的延伸和其设在浙江的一个窗口,为促进楠溪江文旅产业的快速发展而锦上添花。年4月20日,联合国第九届中文日庆祝活动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夏蕙瑛应邀举办画展,展出《楠溪江古村落》系列作品。
夏蕙瑛,年出生于上海浦东,幼年学画,天资聪慧,传统书画功底扎实。少年时期就曾多次获得全国性大奖,先后在上海美术馆和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她在艺术成长道路上,有幸得到刘海粟、吴作人、李苦禅、颜文樑、关山月、朱屺瞻、谢稚柳、程十发、唐云、陈佩秋、吴冠中等数十位艺术大师的悉心栽培。这在同龄的艺术家中绝无仅有。她坚持求新求变,倾心于艺术本质的升华,擅于将水墨、彩墨、抽象、具象、表现、印象等各种手法融为一体,创作的绘画作品在中国画坛独树一帜,成为当代最有实力的中青年艺术家之一。
余秋雨:一个建议
年5月27日,文化大家余秋雨先生受邀来到永嘉,并在“楠溪讲坛”开展文化讲座。在开讲前一天,余秋雨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展览演出中心副主任卢俊舟、县委宣传部等有关单位人员的陪同下,在竹筏漂流中领略山光水色,在绿意盎然中踏访丽水古街,初次感知了楠溪江。
“丽水街所在的小村,有美丽的凉亭、祠堂、私塾、戏台,滋养小村的命脉是清澈的溪水……面对这样美好的生态结构,你就能感觉到古人的生活是美丽的。”余秋雨说,世界文化思维正从文本文化大步走向生态文化。诗文、形容词等文本文化曾经重要过,但是现在已不太重要,因为自然和人类的关系,普通百姓的生活和环境,这种生态文化更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