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十年代的温州年轻人在南宁市坛洛镇富庶

温州,位于浙江省东南部,是浙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是全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在改革开放前是出了名的贫困地区。不是务农,就是打渔。80年代前,温州有一半以上的人生活在贫困之中,农民人均年收入不到元,人均耕地仅0.40亩。当年,此类层出不穷民间歌谣,传递出都是温州人一穷二白的无奈。人多地少的文革时期,因人口猛增贫穷到没有饭吃的温州人,为了生存,温州人开始流亡全国各地。

回顾40多年前,第一批来到广西壮族自治区务工的浙江温州人,从温州西站坐汽车到金华,金华乘火车到达广西柳州、桂林、南宁一带。就是这样一路走,一路弹,他们每到一个村落,借住生产队砖房中,就架起自己的弹棉花机生产棉被,待上一年半载,就匆匆赶往下一个地方。走南闯北的温州人,是第一批弹棉花、买纽扣、电器推销员如今都成为温州老板。

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的春潮涌动人心,永嘉县每年都有上万人外出弹棉,温州人远离他乡,走遍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扶绥、中东、金光农场、坛洛、富庶、那桐、乔建、南圩、隆安、平果、百色、贵港、梧州等地弹棉花。这些年纪轻轻16、17岁的孩子,扛着重重的行李,风餐露宿,他们吃过很多苦头,但因为勤劳而且有一门手艺,所以收入比当地人要高点,这个脑子活、肯吃苦的小伙子夏国和、朱胜兄、黄志义、郑文俊自然也在其中。他毫不犹豫地南下广西、广东,继续自己的弹棉营生。这一路,他遇到成千上万的同乡。他们在南宁乡下富庶村的大棚房里,20多人住在像办公室的隔间里。那个年代,城里兴的是踏花被,工序精简,一天可弹30多条,每条能赚六块钱。夏国和便买来布料和一辆破旧的二手自行车,每日5时起身奋斗,“蹬”遍了大街小巷。城里没有大棚房住,他就一日往返30公里。他还给车子的后座搭上架子,一次可以拉30多条。生意好时,一车被子都能卖掉。腊月,夏国和怀揣着一万块钱回家,乡人羡慕不已。第2年,他就带了5个徒弟。后来,南宁弹棉的人多了,工钱压低了不少,夏国和只得辗转他处。“外出弹棉花,就是一省换过一省,一个村子换过一个村子,像吉普赛人一样,四海为家。

后来回到老家温州转行,家住永嘉县北部乡镇的夏国和、郑文俊,看到温州商业开始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从市、县城到乡村,家家户户办工厂,他趁着这个机会办起家坊小工厂,才让自己在这片土地上,赚更多的钱,打拼40多年的小夏、小郑作为一个成功的例子。

温州以前是个贫穷落后的农村,市内四周都是山,出也出不去。改革开放以后,温州人凭借敢拼敢闯和不放弃的的精神,以及他们观念里就对金钱和外界的强烈欲望,在一个就是穷地方出生的,能够吃苦耐劳,即使是头破血流,也要走出去富起来。从0年起,我们那个乡的人一批一批地走出去,去全国各地,尤其是海南、广西、广东、推销温州乐清柳市电器产品,永嘉县服装,皮鞋,桥头纽扣等等,所以几年内一批一批的人都富裕起来。

永嘉人外出谋生,多是弹棉花,按照当地人的说法,现年50岁到80岁的永嘉人,当年几乎都有过出外弹棉花的经历。上世纪80年代,市场化大潮席卷,温州个体经济蓬勃发展,距离乡镇不远的温州桥头纽扣市场的开业,让永嘉人琢磨出了“包柜台”这条路子:拿着弹棉花积累下的资金,再加上从亲戚朋友东拼西凑,在各地乡镇供销社租下一个又一个半米来宽的柜台,专门销售从桥头市场批发来的各类日用品和小百货。永嘉乡村人外出“包柜台”那段历史的见证者。早在学生时代,原来有些弹棉花师傅就开始做“老板梦”。永嘉县一位夏先生举手投足间依然颇有老板派头。和老一辈永嘉人一样,早早就意识到自己的出路,绝不在家乡的青山绿水间,16、17岁便出外谋生:“弹棉花、养鸡、做纽扣,年轻的时候我什么都搞过,全国各地都跑遍了。”温州人做生意,素有“人带人”的传统。但凡找到一条致富路径,通过亲戚带亲戚、朋友带朋友,开始滚雪球式的发展。

虽然手工弹棉花的老手艺渐渐被机械化操作所代替,在永嘉人看来,弹了40多年的棉花,已经有很深的感情,如今技术进步了、工艺革新了,作为曾经的一道风景,就算如今再没有市场,也不会让这个老行当消失。毕竟,这是一段带不走的历史和记忆。

上世纪80年代,温州人创业日记//新时代//夏瑞西编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202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