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核心点在哪?基层党组织抓手就在哪!夹江县马村镇龚沟村用党建引领产业致富之路,激活了乡村振兴的格局。拿起党建这把万能“钥匙”,开启了破解丘陵山区致富难的关卡。
眼下柑橘陆续成熟,
龚沟村上千亩果园,硕果飘香。
蜿蜒的盘山路环绕龚沟村,
青山连片,果树成荫,
一幅蓝天碧水、果树繁茂、人居和谐的
美丽新村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
五年前的龚沟村,道路泥泞、杂草丛生,是什么原因让荒山荒坡的落后村,变成十里果香的幸福村?
“村民要致富,关键看支部”。在每月15日的党员活动日上,村党委书记徐建宏说:“我们基层党组织就村民群众的主心骨,只有主动作为,才能让龚沟村的老百姓团结一心、致富奔康。”
龚沟村全村幅员面积9.4平方千米,户人,村党委下设4个党支部、11个党小组,名党员。针对贫困群众分散、基础设施滞后等难题,经过充分考察论证,龚沟村因地制宜,把发展柑橘作为丘陵山区的主导产业。村两委提出了“输血变造血,分散变集中”工作思路,探索“集中流转”“异地造血扶贫”模式,盘活土地资源,让贫困户在家门口就业,实现土地增效、农民增收。
党建发力扶贫产业园区启动以来,龚沟村主动探索出“扶贫园区党旗红”的党建模式,推进产业富民。村两委一班人带领党员群众开荒引水,以建设市级扶贫产业园区为载体,大胆改革创新集中扶贫模式,探索出“村支部+合作社+园区+贫困户”的产业园区脱贫致富新路子。依托发展柑橘产业,龚沟村成立了龙井沟果业合作社,以合作社为主体,流转整合全村土地。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方式,组织有社员到沿海一带考察学习,请农业专家现场培训指导,形成产业规模。连续多年,通过整合新村建设、扶贫开发、农田水利等涉农项目资金余万元,集中投入到园区及周边基础设施建设。新建道路50公里,新建各类水利设施60余个、山坪塘30余个,蓄水量达20万立方。目前,柑橘种植面积达余亩,获得亩柑橘有机认证、柑橘出口备案基地、乐山一村一品特色产业等称号。人心思齐过去村里产业单一,农户收入有限,思想也很保守,等待、观望、攀比的心态比较复杂。而贫困户脱贫自身动力不强,有“坐等分红”思想问题。村两委针对这个现象,开展“集体经济兜底”“积分挂钩园区收益”等管理模式,把要我脱贫变成“我要脱贫”,增强“我能脱贫”自信,激发内生动力。村两委班子带头,党员先试先行,利用村民大会、坝坝会、实地参观等形式,抓好“业务指导、政策咨询、矛盾协调”三项服务,整合全村土地余亩,带动周边镇村余农户参与土地整合近亩,成功破解了土地分散、“插花”式种植的难题,激发出农村土地规模化产业发展的新活力。发挥党员先锋引领作用,才能凝聚人心。龚沟村党委组建了党员志愿队伍,围绕产业发展、人居环境、道路建设、垃圾清运等开展志愿服务,老百姓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党员抢先干,群众也配合干,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也不断增强。
人心齐,产业兴。村党委创新成立“龙井沟农业劳务专业合作社”,采取一个合作社加11个劳务小组,再加N个果园业主和农户的形式,汇集村内劳动力人,按照“合作社统管、小组长分管、农户自由务工”的模式,解决土地流转后农民务工、果园业主用工问题。
为提高劳务用工效率,开展技术培训,培养熟练工人,细分年龄、技术、工种制定薪酬标准,高效满足业主需求。劳务合作社还采取“小时工”的灵活用工模式,解决农户务工时间零散问题,确保工时准确性,既解决了合作社用工难题,又解决了农村过剩劳动力,仅果园务工一项,实现每人每年增收1.5万元以上。龚沟村创新合作社管理模式,探索制定“业主自管+半托管+全托管”的多样化管理模式,为果园业主提供“个性化”定制管理。在原有合作社基础上,联合组建了涵盖3个专业合作社、7个实体经济组织的“龙井沟农业产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注册资金万元,跨越3县4镇5村,社员余人,年营业额超亿元,实现产业发展“抱团取暖”。近年来,龚沟村党建引领,助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取得了良好成果,先后荣获省级乡村振兴战略示范村、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水果产业发展示范村、四川省卫生村等多项荣誉。
推荐阅读
?夹江一油库“失火”?原来是应急救援演练
?夹江掀起学习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热潮
?夹江年画亮相澳门旅博会非遗表演惊艳客商
?夹江县机关幼儿园来了一群“蓝朋友”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高发季校园防控健康提示!
来源:夹江县融媒体中心
总编辑:汪川责任编辑:谢靖记者:邹勇智编辑:罗丹校对:张勇刚声明:本平台不收取任何费用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