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嘉非遗代表人物

白癜风哪看的好 http://pf.39.net/bdfyy/

每一种艺术形式都有它的生命周期,从诞生到成长、成熟,再到衰朽、消亡。这似乎是艺术发展史上的铁律。而许多艺术形式在悄然淡去之后,人们为之扼腕叹息,百般追寻时,才发现“存在即是合理”,它的历史与人文价值可能是不可或缺的。

永嘉作为浙江省内6个由国家民政部、联合国地名专家组命名的“千年古县”之一,有着多年建置史,文化积淀深厚,县域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量十分庞大。年,永嘉昆曲作为“昆曲”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列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世界首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截至年底,昆曲和莲花2项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时,列入各级政府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尚有省级8项、市级76项、县级项。

昆曲被称为“百戏之师”,有着多年的历史,是在明万历年间(一)传入温州,并和温州的戏曲声腔互相融合后逐渐形成永嘉昆剧。作为温州文化重要的一极,永嘉昆曲发源传承于“南戏”,是研究“南戏”的活化石。

《张协状元》是流传至今的中国古老戏曲形式南戏中最早的比较完整的南戏剧本,其发源地在温州,由九山书会编写演出,曾被编入《永乐大典》,被誉为“中国第一戏”。因为历史原因,这部戏很长时间湮没于书籍之中。年,中国戏曲学院将该剧改编后搬上了舞台,但是对“南戏”的精髓没有很好地把握和传承下来。年,由张烈改编的剧本《张协状元》完成,永嘉昆剧团召回永昆五十年代的第一批学子林媚媚等进行排演,成功地参加了首届中国戏曲节演出,做到复活《张协状元》,并引起轰动,被戏曲界称之为“一部戏救活一个剧种”。但随之而来的疑问是,随着林媚媚等老一辈艺人的淡出,“永嘉昆剧”是否后继有人?

围绕着“永嘉昆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如何更好地挖掘与延续南戏的“根”与“魂”,现任浙江永嘉昆剧团副团长、新生代闺门旦由腾腾,以她的艺术成长之路为续写“永嘉昆剧”的再度辉煌留下了一个生动的注脚。年,18岁的由腾腾告别家乡父母,从山东坐上南下的列车来到了永嘉县城,作为一个山东艺术学院学京剧表演毕业的女生,受聘于永嘉昆剧团,研习与担纲昆剧闺门旦,并从此爱上了永昆。

木星古人称之为岁星,绕地球约需12年,故古人将12年称为一纪。一纪的光阴过去了,三十而立的由腾腾,也完成了从京剧的青衣花旦到永昆闺门旦的完美转型,昆剧倾注了她的满腔热爱,她在戏曲舞台上演绎着自己的艺术青春,成长为永嘉昆剧团的当家闺门旦。一纪的光阴,由腾腾喜欢将自己融入每台戏里的角色,在昆曲的世界里品味人间百态。而她在昆剧里塑造的众多角色也让她一次次突破,获得肯定。她在《琵琶记》《白蛇传》《连环记》等作品中演绎的角色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十分到位,并广为人知。十多年来,她先后获全国昆曲演员十佳新秀奖,第五届中国昆剧艺术节优秀表演奖,温州市戏曲演员大赛金奖等,还荣获永嘉十大名家称号,永嘉县拔尖人才,温州市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称号。

古朴文雅的唱词,圆润柔媚的唱腔,徐缓悠扬的乐曲,精致典雅的服饰,这是“永昆”之所以能够登上大雅之堂所具有的独特魅力。由腾腾说:“昆曲被誉为‘百戏之祖’,现在全国仍在唱昆曲的约余人,是一个濒危剧种。而永嘉昆曲被公认为昆曲中最具特色的一个分支,堪称戏剧里的大熊猫。永嘉昆剧团承担着挖掘和传承永嘉昆曲的重任,是全国仅有的七家昆剧院团之一。这几年政府对文化越来越重视,永昆发展的环境也越来越来好,越来越多来自不同层次的人们开始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210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