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古城,素有东瓯名镇之称,有着约一千七百年历史。北宋时期,知州杨蟠将温州古城划为三十六坊,而这其中,就有五坊位于公园路一带。
千年过去,杨蟠所定的三十六坊,随着时光变换而大多“名更地异”,但墨池坊、康乐坊、扬名坊等地名,以及坊巷中那些人文底蕴,还留在温州人的生活中。
最近,公园路片区改造提升工程已经启动,历史文化街区文化组梳理了不少有关公园路一带”五坊“的内容,今天,就和大家聊聊,公园路的坊巷往事。
古代的
坊和市
▲清末的积谷山
北宋时期的坊,一开始延续两晋和隋唐时期以来的坊市制度。温州城内设有坊(居民区)和市(商业区)。坊与坊之间隔着高墙,各坊有坊门,居民只能从坊门出入。每坊有坊卒把守,以击鼓为号。到了夜晚宵禁,市禁止商业活动,坊也不允许百姓外出。
不过,随着宋代商品经济的蓬勃发展,这种坊市制度很快就有了新的变化。知州杨蟠到任后,废除里坊制度,根据坊巷所在的方位、走向以及地理环境,将全市定为三十六坊。他以河道或街道为界,将一座城市划分成整齐美观的三十六个部分,相当于今天的三十六个社区,这对城市的管理是一重大突破。此后,春秋转换,温州城的更新万变不离其宗。
↓↓↓
儒英坊
▲东瓯王庙门台
所在位置:
南起公园路,向北转西,至兴文里,今县学前一带
得名由来:
永嘉县学所在地
“儒英坊”,因坊边坐落着祭祀“东海王”驺摇的庙宇,理所当然成为“公园路五坊”之首。它的位置差不多就是现在的县学前。
据清光绪《永嘉县志》载:永嘉儒学在县治东华盖麓,宋元佑三年()县令吴君平始建。“儒英坊”便是因为设有儒家英才荟萃的“县学”而得名。明代时,这里曾改名为“聚英坊”。民国期间,又以此处位于县学之前而改名县学前,沿用至今。
在县学前东北向,有一条沿着华盖山西面山脚延伸的老巷,巷名叫华盖里,南北走向,南起县前头(现高盈小区),北至瓦市殿巷。古时,华盖里一分为三,即南段小沙巷,中段大殿前,北段山下街。这里古迹颇多,较为著名的有梧竹书院、东瓯王庙和砚瓦槽。
梧竹书院为明代姜准所筑。姜准,字平仲,号艮峰,永嘉县人。他生活在明万历年间,虽然缺少做官的运气,却凭借丰富的想像力和多年采集的地方风物笔记,写出一本流传甚广、有着浓厚瓯越地域色彩的随笔《歧海琐谈》。书中所记录温州的传统风俗习惯,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宝库。姜准还是著名的藏书家,梧竹书院虽规模不大,但以梧桐、修竹唱主角,显得清气十足。他的朋友何白有诗赞叹:“华盖峰前旧书屋,绕屋高梧映深竹,编摩上下数千年,图籍纵横三万牍”。可惜梧竹书院今已不存。
东瓯王庙祭祀的是东瓯王驺摇。驺摇(约公元前—前年),越王勾践后人,汉惠帝三年(前年)因率众佐汉灭秦、破楚有功,受帝之赐,封东海王,定都东海前岸的东瓯之地,俗称东瓯王。《史记》中对此有记载。驺摇死后,其墓就建在市区西郊的瓯浦山。
东瓯王庙早年曾为县学前小学,后改称华盖里小学。而老人们至今仍习惯于称东瓯王庙为大殿。据说大殿边上还有一小殿,小殿对面是古戏台,街坊谁家有“白喜事”,会请来戏班子登台演个两三天。现在这里还能看到老门台。
砚瓦槽,文献记载,这里曾是一个石窟,踩石级入洞,便见一泓涓涓细流,不断地从岩壑中流出,然后注入一酷似砚槽的石罅上。因泉水亢旱不涸,味甚甘洌,名曰“蒙泉”,曾名列温州三大名泉之首。在前方的路口,以前还竖有牌坊,上书“太玉洞天”。
清代著名诗人袁枚登华盖山时,曾留下诗曰:相传容成子,飞升在华盖。于今四千年,仙迹宛然在。蒙泉水一泓,清绝味可爱……
据《永嘉县志》记述,蒙泉两旁岩石上镌有许多宋、元时代诗刻,然而千年风雨后,如今只能见到“蒙泉,万历癸丑仲冬吉立”的明代青石匾额了。到了20世纪90年代,泉水水流渐渐虚弱,终至干涸。
儒志坊
▲东山书院
所在位置:
东起园西巷口,西至解放路,今府学巷一带
得名由来:
纪念“永嘉之学”始倡者、“儒志先生”王开祖
儒志坊,是宋时杨蟠为纪念邑地“永嘉之学”始倡者,人称儒志先生的王开祖而立。南宋时期,高宗赵构在温州期间,曾将原州治当作行宫,将儒志坊的张氏故宅改建为州治。这里一度还成了温州的政治中心。明清时,因巷口建有温州府儒学之故而改名为府学巷。
王开祖(约—),字景山,温州人。皇佑五年()进士,翌年在华盖山开讲“永嘉之学”,从者达数百人。王开祖自此被尊为永嘉学派先行者,当年讲学处被后世称之为“东山书院”。清雍正十年()巡道芮复传将书院移建于积谷山麓。著有《儒志篇》流传于世。
不过,王开祖也并不总是一板一眼的“严师”形象。相传他年轻时也爱替人吟诗赋联,某日正伏案静读,有两位街坊熟人上门取讨开业大吉的对联讨彩,但有要求,即在对联中显露裁缝店生意兴隆又不失小酒店财源广进之兆。王开祖一听,明白是一间店堂经营两种项目,淡淡一笑,便答应下来。次日凌晨,鞭炮声响街坊聚集,但见那店堂门首两边贴着王开祖大笔挥就的一副对联:上联杨柳衬衣绿,下联桃花映酒红。对仗工整,句律严格,借春光风物,将裁缝与酒店巧妙地融合其中。
▲清光绪《永嘉县志》里的《东山书院图》
儒志坊在明清时更名为“府学巷”,府学位于巷口。
府学巷中段,有一条名叫“九柏园头”的小巷与公园路相通。巷名的来源据说与明代此地有一处长着九棵古柏的私家花园有关。年,国民革命军闽浙边抗日游击总队租用这里的黄宅、魏宅为办事处,翌年3月两宅打通,改为新四军驻温州通讯处。
▲新四军驻温通讯处旧址
府学巷底是积谷山,自古以来文化底蕴非常深厚,曾有“山之胜甲一郡”之誉。积谷山又名飞霞山、东山,俗称小赤壁,位于北斗九山之口,旧时这里有谢客岩、池上楼、飞霞洞、卧树楼、升仙台、留云亭等胜迹,历来是名人雅士游览佳处,留下众多摩崖题刻。温州三大名泉的另一泉“冽泉”,就在积谷山西麓的春草池边上,井底积淀流沙,泉水从流沙处盈盈而出。相传当年谢灵运在温州任永嘉郡守时,就是看中这一口好泉眼,才在旁开凿春草池的。
▲年,从积谷山俯瞰温州南门外
谢池坊
▲池上楼
所在位置:
南起人民东路,转西至解放南路,今谢池巷之旧称
得名由来:
谢灵运、谢池
谢池坊即今谢池巷之旧称,因中国山水诗鼻祖谢灵运,以及巷底的谢池而得名。明朝曾名“云衢坊”,历来是“车水马龙归一衢,万家灯火商贾旺”的闹市商圈。
谢灵运(年-年),以字行,浙江会稽人(今绍兴),东晋名将谢玄之孙,小名“客”,人称谢客。又以袭封康乐公,称谢康公、谢康乐。
谢灵运在温州担任太守的一年多时间里,足迹几乎踏遍了这里的山山水水,留下了众多不朽诗篇。可以说,温州成就了谢灵运中国山水诗鼻祖的美名。他一生留下的90多首诗中,三分之一以上是写温州(永嘉)或与之有关的。
谢灵运在温州也留下了众多足迹:如“池上楼”“谢公楼”“梦草堂”等。《登池上楼》的那句“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是谢灵运的经典名句。连诗仙李白也羡慕不已,在《送舍弟》中用“他日相思一梦君,应得池塘生春草”抒发内心的向往之情。苏东坡也曾有诗句自勉:“自言官长如灵运,能使江水似永嘉。”
北宋大观三年(),被称为“元丰九先生”之一的周行己,因曾师事程颐而遭新党参劾,罢职回温,在县城谢池坊故宅创建书院,此后授徒讲学,传习洛、关之学,“邦人始知有伊洛之学”。后人称他为“永嘉先生”,他创办的浮沚书院是温州历史上一所影响深远的著名书院。
明神宗万历(-)初,御史屠叔方奏建卓敬祠于温州郡城谢池坊。卓敬(-)字惟恭,号海幢,以忠烈而流芳后世。卓敬因反对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夺取帝位被杀,朱棣曾感叹说:“国家养士三十年,不负其君,惟得一卓敬。”万历十一年(),卓忠贞公祠(简称卓公祠)被移建于江心屿文信国公祠右。
▲江心屿卓公亭旁的卓敬像
位于谢池巷的“池上楼”,旧时名如园,北起府学巷,南至谢池巷,东与中山公园一墙之隔,西边包括现温医附一院急诊楼。清道光年间,时任湖南粮储道的邑人张瑞溥,辞官回到故里后,在谢灵运“池上楼”旧址旁,临池建屋三幢,取名“如园”。张瑞溥建园时,“以存谢公(谢灵运)之旧”,在传说中的“谢池”边建了“池上楼”“春草池”“春草轩”“怀谢亭”等。清代温州知府梁恭辰之父梁章钜的“楼阁俯城隅,一角永嘉好山水;风流思太守,千秋康乐旧池塘”,正是如园的写照。
▲义井
与大多数街巷一样,早年的谢池坊也有一条河。河水清澈见底,两岸绿树成荫,民居炊烟袅袅。在巷子东头拐弯处,有“义井”一口,又称“谢池巷古井”。原井之处为谢灵运祠的石阶前,水为祠内和居民同时使用。
从池上楼方向过来走上百来步,即是谢池巷的周宅花园,俗称周宅大屋,与如园一弄之隔。清嘉庆年间(-)由周雨生购得此屋并进行扩建,当时堪称浙江最大的整体民宅。周宅南北有河,正门在谢池巷,后门在府学巷。
▲1年弘一大师与周孟由等人合影,左二为周孟由,右二为弘一。
近代,周家在温州经营典当、钱庄和酱园等实业,家业殷实。与许多大家族一样,周家也出了各种人才,如留学日本、曾参加同盟会的周孟由和我国银行界元老周守良等名人。
周孟由与同在日本求学的李叔同(弘一大师)因志趣相投,成为莫逆之交。1年,他还曾亲赴杭州,陪同弘一大师从杭州出发经上海至温州,驻锡庆福寺。
背靠积谷山麓的庆福寺,俗名“城下寮”,创建于清嘉庆和道光年间。当年42岁的弘一(李叔同)来到温州后,驻锡庆福寺十二年。弘一大师生前曾多次说过,温州是他的“第二故乡”,庆福寺是“第二常住”。温州是他建构和形成其佛学、文化等思想体系之地,大师也为温州留下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弘一大师在温州的伙食费均由周孟由、周仲铮两兄弟按月供给。周孟由还热衷于教育事业,将周宅祠堂捐办为“民德小学”(今府学巷小学址)。周守良则是我国银行界元老,曾就读北京大学商科,是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的弟子,蔡元培曾称赞他“居士仁心到鱼鸟,古人居教自诗书”。他还受梁启超赏识,书联教诲:“得意当为三日雨,问心可对十年灯”。
德政坊
所在位置:
东起华盖里,西至解放北路,今县后巷一带。
得名由来:
永嘉县署
因处于古永嘉县署之后,寄望官府办事有“德政”,为“溯其善政”而命名(《坊记》所称)。清代,以地处永嘉县署之北,本地谓北为后,而谐音改称为县后巷。
明清年间的县后巷,差不多就是官衙的公寓所在。
古时温缂丝、瓯绸闻名遐迩,其渊源可上溯至东晋、南朝。南朝时期,郑缉之在《永嘉郡记》中称:“永嘉有八辈蚕”,并在世界上首次记载了养蚕低温催青法,说明当时永嘉郡的养蚕技术相当先进。明代温州丝绸业非常兴盛,明前、中期,温州有官办织染局,地点就设在府城德政坊,规模不小。
县后巷的东端拐个弯,便是河西桥,河西桥连着瓦市殿巷和横井巷。横井位于该巷的52号宅前,其历史可追溯到晋太宁间。当时,郭璞筑永嘉郡城,”凿二十八井以象列宿“,横井即是其中一口。井水久旱不涸,水质清冽甘美,巷名也因此而得。除横井,此巷还保留着另外一口古井,位于巷的拐弯处,名为天宿井,同为二十八宿井之一。
道爱坊
▲温州华盖山及东城墙外
所在位置:
东起华盖山麓,西至解放北路,今县前头一带
得名由来:
永嘉县署
三十六坊既有德政坊,亦必有道爱坊——道爱坊(县前头)与德政坊(县后巷)同为宋坊,分处古永嘉县署前后。《坊记》称二坊之含义在于“切于防范,俾家警户省”,则“道爱”与“遗爱”有相同含义为仁爱。应正句为“则道爱、遗爱之目”。标榜古时官府办事讲求“道爱”。清代这里称“县前头”,解放后向东延伸包括大沙巷在内。
德政坊、道爱坊以及附近一带,则是温州古时行政管理中心。温州是一座具有来年历史的古城,自东晋置永嘉郡起,历经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朝,郡治、州治、府治、县治都设在城区境内。行政区域设置和行政机构不断变迁,相关的驻地街巷名称却默默记录了这些变化。
比如广场路自人民广场向西至道前桥菜场门口的一段道路,过去曾称为“道前街”,而“道前”二字所指的就是年废除温州府后以温、处二府所置的“瓯海道”之所在地。道址即今鹿城区府大院。
来源:温州三十六坊,文献参考自《鹿城人文景观》《三十六坊话今昔》
版式:陈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