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年(永初三年)末秋,谢灵运抵达永嘉郡城不足两月。时任为永嘉太守的谢灵运,在地方上一边体察民情,一边做起了游山玩水的文章。这一日,他在永嘉郡城(今在温州市鹿城区)西面的朔门码头坐舴艋舟沿楠溪江溯源而上,来到离郡城西北二十公里的绿嶂山,准备一次探幽寻奇。对谢灵运而言,这样的旅程或许只是一个文人雅士情逸致的借题抒发,但对于一座有幸被谢灵运歌颂的大山,绿嶂山却在自此之后的年时间长河里,在中国的文学史上四处发散着它充满着神秘的气息与神奇的魅力。
谢灵运登临绿嶂山,应该是从城区出发,水陆兼程。从他为登山而做的准备工作的充分可以看出,他哪怕不是信马由缰地随意到此一游,至少也是慕名而来的。窃以为,从永嘉绿嶂垟历史上存在的三个渡口入手,可以大致推测出谢灵运可能泊舟上岸的地方。绿嶂垟历史上存在的三个渡口,一处是在渭石村对面孝佑宫一侧的渡口,一处在嶂岙村对面绿嶂上村一侧的渡口,还有一处是峙口村对面陈岙村一侧的渡口。
那么,谢灵运到底是从哪个渡口上岸的呢?这要从他的山水诗入手。他的山水诗大多采取纪游的写法。其章法结构,大抵是先纪游,继写景,最后兴情悟理。谢灵运如果当时是在渭石村对面孝佑宫一侧的渡口登岸,就要首先翻越当时比上蜀道还难的绿嶂山上塘岭,又如何从容地携带食物,轻衣简从,拄着轻便的登山杖,沿着起伏的山路徐行而上,去探寻绿嶂山那景色清幽之处。这与“裹粮杖轻策,怀迟上幽室”的意境不符,同时,与“行源径转远,距陆情未毕”也不呼应。此时诗人应该是从山脚处缓步而行,溯流而上,向溪涧的源头前进,直到山路都看不见了,登岸绿嶂垟时对此山的欢欣向往之情还尚未退去。如果是从峙口村对面陈岙村一侧的渡口上岸,是舍近求远,也不近情理。所以,谢灵运极为可能是从绿嶂上村一侧的渡口泊舟上岸的,而且在附近绿嶂垟的村舍中得到了补给,这样就能与诗句中的意境相呼应了。
绿嶂上村西侧临41省道处,古有屋底湖(今称河底河,永嘉话屋、湖与河谐音),临绿嶂山脚有小地名珠坑,诗人应该是沿这条溪谷循溪畔步游而上的,“澹潋结寒姿(谓水),团栾润霜质(谓竹)”。但见溪流水波澹澹,在山湾处汇集,凝成了一个澄碧的深潭,潭上雾水弥漫,让人凛然生寒。环视溪潭岸边修竹环合,在风中摇曳虽经秋霜之冻,愈见得青翠光润,葱郁可人,显示出高洁的品质。这两句,与珠坑上游的“稻桶岩”周边景致比较契合,大概整个绿嶂山的几处溪涧唯有此处有一方十几平方大小的深潭,潭边有竹。而“涧委水屡迷,林迥岩逾密”是指诗人沿着溪潭继续游赏,遥看涧流弯弯曲曲,像蛇一样蜿蜒而去,使他难以辨明流水的去向。举目望去,山林伸向远方,那山岩也随着林子延伸,越到远处看来岩层越为厚密。于是,“眷西谓初月,顾东疑落日”,置身在这无际的深碧苍翠中,难分昼夜。朝西看,密林中漏下的落日余光斑驳,令人怀疑可能已是夜晚降临明月初升。向东看,岩壁上隐现出昏黄的光影,又使他怀疑是夕阳正在下沉。“践夕奄昏曙,蔽翳皆周悉是对此次旅程的总结,说自己在深山中赏玩幽景,忘却时间的推移,不知不觉从早上游到了黄昏,而岩林最幽深最隐蔽的地方,也都一一游历。最后八句是诗人的感叹大抵是说凡隐逸之人,都心怀坦荡,安行无碍,高风亮节,志趣修洁,而诗人这种追求与自然融合、天人合的登涉之趣是修养性情的至高境界,身心都得到了淬炼。绿嶂山,竟让身为太守的谢灵运流连忘返,不知归途。
谢灵运纵情山水,履迹遍及楠溪江畔。他触景生情写下了《石室山》《登石门最高顶》《登永嘉绿嶂山》等如许秀丽诗篇,使永嘉山水名闻天下。或许有人要问,永嘉地域辽阔,素有八山一水一分地之称,很多山都很秀美,为何谢灵运偏要登石室山、石门、绿嶂山这几座山?这要与谢灵运所处时代的士人对玄学的推崇有关,很多士人还隐居荒郊与深山。或许,谢灵运是慕名绿嶂山下的某座小寺庙而来。从唐朝诗人杜牧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一句感慨,就可以看出南朝的寺庙是江南风光的重要组成部分。楠溪江虽然当时人迹罕至,但石室山、石门、绿嶂山这几处,或许除了散落几座村舍,还有寺庙的存在。历史上,这些地方一度都出现过香火鼎盛的宗教场所,有陶公洞、石门寺、宝胜禅寺、孝佑宫等,有的至今仍是香火延绵。而宗教僧侣与道士是当时的有识阶层,与达官士人能够探讨切磋玄学理论,所以身为太守的谢灵运到此除了游山玩水,间或还有寻访高僧隐士的成分在内。
总而言之,谢灵运是到过绿嶂山的山顶的。时至今日,当我们登临山顶,从高处俯瞰整个绿嶂垟,楠溪江在山脚下蜿蜒而行,大有视野开阔、心旷神怡的感触。换成谢灵运所处的时代,却是山高林密,要一路披荆斩棘地上山、登顶,朝发而夕至,已是欢呼雀跃了。由此,也让我们想到,世事确如沧海桑田,就像山脚下几经改道的楠溪江。
谢灵运游历楠溪江,对楠溪江的开发是有功的。通过谢灵运的宣介,楠溪江也从“养在深闺人未识”这样种近乎原始的状态,成为冠绝浙南的名山秀水。此后,永嘉瓯江北岸的人口开始大量迁入,土地得到开发,并衍生了独特的楠溪江耕读文化。当然,随着楠溪江的开发向纵深发展,在带来先进农耕文明的同时,生态承载的压力也是存在的。林木砍伐、烧山垦田、建屋修路等人类活动的增加,水士流失也开始加剧了。根据永嘉的地貌,结合相关数据分析,楠溪江在森林植被覆盖率达到70%时,正常降水年份的河道输沙仍能达到十万吨之巨。
或许,在结合史料和老人们的传讲中,我们可以这样合理地想象一下绿嶂垟的河道变迁情况。南宋庆元五年和宝祐元年的两场洪水,夹杂着大量泥沙冲入绿嶂垟,屋底湖一度淤积,成为涝地。至南宋末期发生陈虞之在绿嶂垟迎战元兵事件时,屋底湖已经消失了。元至顺二年中秋的一场特大洪水,将楠溪江改道,屋底湖成了主河道。清道光十二年,黄坦(小源溪)、石碾(石染溪)发生特大山洪,山崩地裂,引发泥石流灾害,惨状堪比舟曲。上游的泥沙冲到下游,楠溪江数处改道,屋底湖再次被淤积。后屋底湖经疏浚变成今天的内河——河底河,现为绿嶂片农田灌溉之用。而楠溪江下游段的主河道,也基本定型为今天的状貌。
据绿嶂上村的老一辈传讲,绿嶂河底河在过去疏浚清理时,曾在屋底湖(河底河)旧址下发掘出房屋基础。这个传讲由于年代久远,尚不能得到充分考证。但是绿嶂垟是由上游河流带来的泥沙沉积而成,却是谁也无法改变的物理事实。谢灵运所游历过的绿嶂山和绿嶂垟,经历了一千多年的变迁,如今的景观自然是有所不同的但是谢灵运的诗还在,对自然和生态推崇的诗的风骨依然还在。
朝登绿嶂山,这是寻找谢灵运山水诗之旅的必经之路。我能和一帮敬业的文化人朋友一起探访谢灵运的旧踪,这实在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期间,我还重游了儿时经常穿梭嬉戏的永嘉县生物化工厂,现在这里已成为一个生产红酒的酒厂。打小,我就知道这里曾是一座建于唐代的浙南名刹宝胜禅寺的旧址。但是今天,偌大的厂区里,我依稀只看见一个工人模样的人手里玩着一只鸟。我问:这是什么鸟?答曰:是八哥。八哥飞上枝头,又绕着工人的肩膀飞了几圈,在他的手上停了下来。它只认得给他喂食的主人,而对于我们一行来寻访谢灵运的旧踪一事,它是浑然不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