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教育出版社记者金春东瓯中学门口,是中小学假期补课的背影;暑假里,校园里突然传出的上课声。这违规行为不仅在剥夺了孩子们的休息和玩耍时间,还增加了家长的经济负担,并有可能造成教育的不平等。年1月10日以来,浙江省中小学生减负工作实施方案明确禁止违规补课的行为。然而,最近温州市的一些中小学生和家长反映出,一些学校仍然在违规补课。这引发了记者的调查。
校园里的违规补课现象大白天里拉窗帘上课记者调查发现,在温州的一所名为东瓯中学的学校,校园里并不像往常那样安静,虽然教室拉上了窗帘,透过窗帘可以看到一些亮着灯的教室。而校门口不时有外卖员来送午餐,还有家长送来衣物、食品。一位外卖员透露,从7月10日开始,他陆续接到了很多来自这所学校的订单,此前校方加强了保安措施,外人无法进入校园,只能通过这种方式送餐。这所学校是一所寄宿制学校,记者在宿舍楼下发现,虽然已经是假期,但宿舍的阳台上挂满了晾晒的衣服,寝室内还有学生活动的痕迹。一名学生曾通过网络向记者反映,学校通知他们从7月8日至2日进行第一期自愿返校补课,第二期在8月15日以后。而补课内容是下学期的新课程,每天补课费用为元,而伙食费还需要另外支付。黄田中学也出现了类似的违规补课现象。虽然校园外看起来平静,但校内一些学生却在进行补课。
想方设法掩人耳目记者发现,这些学校想方设法掩盖他们的违规行为。比如,学生们不走正门,而是从侧门进入校园;一些家委会轮流“放哨”,以防检查人员出现,如果有一丝疑似,他们会立即向老师报告,甚至有家委会租赁场地请老师进行补课。有学生反映,在7月14日,他们的学校要求学生签署一份《自愿返校书》,声明他们自愿在班委会组织下到校进行自习。这实际上是在公然教育学生说谎。这些校方的行为使得违规补课活动更加隐蔽。除了这些学校,温州市的其他一些中小学也存在着类似的违规补课现象,一些学生和家长通过网络举报了这些情况。
为什么违规补课屡禁不止学生们放假时间被大大压缩,暑假变成了第三个学期。虽然一些家长支持补课,但他们表示这是出于无奈。“如果不补课,就可能会落下。”家长们表示。然而,每个月几千元甚至数万元的补课费用也是一个不小的负担。温州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负责人表示,他们已经接到了许多举报,并加强了查处力度。一方面,一些家长因为工作原因难以照顾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希望学校提供暑期托管服务。而且相比外面的补习班,学校内提供的服务要物美价廉。另一方面,高中图书馆的开放和义务教育部门之间的“托管”和补课之间存在着边界不清的问题,导致了查实过程的困难。温州市教育局和永嘉县教育主管部门表示,他们将组织工作人员深入学校,对暑期托管工作进行现场观察和监管,并严肃处理偷偷开展违规补课的学校。违规补课问题屡禁不止,我们将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