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世纪70年代第一批走南闯北永嘉县乌牛

温州,位于浙江省东南部,是浙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是全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在改革开放前是出了名的贫困地区。不是务农,就是打渔。80年代前,温州有80%以上的人生活在贫困之中,农民人均年收入不到元,人均耕地仅0.40亩。当年,此类层出不穷民间歌谣,传递出都是温州人一穷二白的无奈。人多地少的文革时期,因人口猛增贫穷到没有饭吃的温州人,为了生存,温州人开始流亡全国各地。

70年代的永嘉人大部分家境贫寒,兄弟姐妹也多,有的是个最大的孩子,有的是家里最小的孩子,年少时,辍学后,无师自通,上世纪最流行的手艺,木匠,漆匠、补鞋匠、裁缝师、理发师、弹棉花师傅等等……,本地木匠师傅是永嘉、仁溪,西岙、上叶、溪口、洪山、雅井、埭头、马道。乐清白象、东岙、城田、项岙、洪渡桥。白石、白象、柳市。这些木匠师傅春节之前回到老家,要招很多学徒。因此木匠在那个年代是一向比较重要的职业,由于木工没有3到5年是学不成的,所以大家对木匠比较尊重,往往在称呼后面加上个“师傅在木艺界,流行这么一句话:3年学徒,5年半足,7年才能成师傅。所以在过去,学木匠手艺一般是“3年01节”出师,所谓“3年零1节”就是满3年之后,再逢到一个年节日,这手艺就算学成了。那个时候学做木匠活儿的老规矩是经熟人介绍,立下3年出师的规矩,向师傅磕头行拜师礼。

徒弟入门后,远走他乡,从温州南站至龙泉汽车中转几个站来到福建、南平、建阳、浦城、临江、水北、石陂、后塘、山下、铁场、铁坑、崇安、五夫、南平等地。学徒期间,先干粗杂活儿,拉锯、磨刨刃、锉锯,师傅才叫跟着学推刨子、凿眼等下手活儿。以后逐步捉锛、抡斧、打线、开料。师傅对徒弟管教很严,徒弟如刨子推不平,拉锯跑了线,砍斧过了头,脾气坏的老师常常劈脸给徒弟一巴掌。老师失手打伤了徒弟,出事不许计较。木匠学徒三年,耳闻目睹了木匠施业的过程,学会了所有工具的使用,学会了许多木活的制作技能,明白了许多从事这一行业的道理,为满师后独立创业打下了基础,但是,要开创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有的是继续留在师作,大部分满师后马上离开师作,万事开头难,徒弟技术真的过硬,才可能成功,而如果徒弟技术马马虎虎,那么他的木匠事业可能也就此夭折了。毕竟在过去,木匠是流动小作坊式的自由劳动者,走村串乡为雇主服务,为在行业竞争中求得生存,特别重视个人在民众中的名声。他们对雇主非常负责,工作尽心。一方面是由于职业道德和行业本能使然,一方面是因为他们需要借重雇主的口碑。

学满五年离开师傅,就可以说是真正的木匠了,不过离师傅还是有些差距。有句俗话说“木匠好学,斜眼难凿”。学木工技术,关键是凿眼。所以师傅们都会留一手,很少将凿眼的技术传于徒弟。民间有“祖传木匠本领高”的说法,就是说凿眼的功夫代代相传。所以,要想成为真正的木匠大师,需要十年甚至几十年的慢慢摸索,但凡是高水平的木匠,那都是干到老学到老。

改革开放40多年中,10多万温州人的三次转型木匠、弹棉花、裁缝、理发师、推销员……这是上世纪70年代末,第一批温州人中最常见的职业。依托温州低压电器、印刷、服装等产业的发展,和散布于全国各地的众多乡亲一样,温州人随后承担起了为温州制造业开辟大市场的角色。

“凭借吃苦耐劳和诚信经营,温商很快从个体买卖起家扩大经营,盘下店面、办起加工厂,实现了第一次转型。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资本积累增加,温州人大量转入房地产开发、商场经营、矿山开发等行业据不完全统计,仅商会会员单位年纳税额就高达数亿元,为外省提供就业岗位数以万计。以新能源、医疗服务、现代农业等新兴产业为代表的第三次转型,近年来正在当地温商群体中衍生。

“我们这代人都是从改革之初一路走来,经历了数次转型,靠的是“历经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走遍千山万水、想尽千方百计’的“四千精神”,温州人的勤劳和商业天赋是有目共睹的,温州人遍布大江南北,成就了许多商业传奇,人们对温商是很敬佩的。

上世纪70年代,永嘉县乌牛乡镇记忆//作者夏瑞西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72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