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坡村位于永嘉楠溪江畔,为李姓聚集居住之地,李唐皇朝血统后裔,后周柴荣时期从福建长溪迁居而来。到了南宋期间,当时的驸马爷李嵩邀请国师李时日设计村庄格局。李时日实地考察以后,认为此地文脉不错,但火气太旺,于是设计了东西两个池塘,以水克火,并将村庄西面的笔架山融入设计版图,整个村庄以笔、墨、纸、砚为布局,这就形成了现存的文房四宝格局的苍坡村,至今已经有多年的历史,这大概在全国也是独一无二的。
苍坡村的村的西面有一座笔架山,形神俱备。在面对笔架山的地方,先祖用方砖和条石铺成一条长街,称为笔街,笔街是村里的主街。街的旁边有一个莲池,就是砚池了。在笔街的旁边,有几块形似墨方的条石,就是墨锭了。然后整个村庄的大地就是一张铺开的纸了。“文房四宝”一应俱全,展现着浓郁的耕读文化。
远处的笔架山街为笔石为墨在池边还有一块上面打孔的长条石。对于这个形状独特的打孔条石,村里的老人却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是当时的一个孔眼代表一户人家,后人由此推算,这61个半长方眼数字就是当年的人家户数为61户半;二是这块条石叫长寿石,表示花甲的1.5倍,寓意高寿。
长寿石苍坡溪门也是一个有故事的地方。溪门又叫车门,至此文官下轿,武将下马。先有三级台阶,叫“三试阶”(三试:即科举的县试、乡试、会试),门坊上五根横梁,喻示“温﹑良﹑恭﹑俭﹑让”五德,下面有七级台阶,寓意连胜七级。据说李氏先祖李仲因居官清廉、政绩显著而受朝廷器重,官衔连升七级,后人为纪念此事,特地修建了这七级石台阶。
进得溪门,地面上有用四块条石铺成的宋代官帽——一品太师帽。把官帽铺在地上,大概是告诫后人,大师之路是要靠自己的一步一个脚印走上去,没有捷径。
随后有一座又五块条石铺成的石桥,传说是李国师按五行“金木水火土”的布局而设。
溪门旁边有两棵古柏,历经多年,仍生机盎然。传说多年前的先祖李西斋亲手种下这两棵树,为使古柏不受破坏,就立下规矩说:“凡拴于柏树之牛,立杀不赦。”一天他发现有耕牛系在这柏树上,一查是他自己家的长工为贪图方便所为,他当场就将耕牛宰杀了,要知道当时的一只耕牛是一笔不少的财富啊!从此村中再也没有出现损坏古柏的行为了。
李氏宗祠是苍坡的一个族人聚集第,牌匾上氏字一旁多了一点,据说并不是笔误,而是村里还有几户非李姓的外来的人家,这一点表示接纳外姓人的意思。那份善良和宽容,正是李氏族人的文化传承。
苍坡村里还有一个作为楠溪民俗馆的,就是仁济庙。仁济庙初建于公元年建造的。庙主不是观音、关公,也不是本族始祖,而是一个叫做我们初中语文课本里叫周处的民间传说的人物。
至于为什么供着周处,问身边一个卖小吃的妇人,她说不出所以然。我在猜想,这是不是寓意有错就改还是好同志的意思?
(延伸阅读初中语文《周处》: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
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
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乃入吴寻二陆。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
义学祠苍坡村还有两处讲述兄弟情深的人文景点,在现代经济冲击考验亲情的大环境下,显得尤为珍贵。一是望兄亭,一是水月堂。
苍坡李氏七世祖李秋山和弟弟李嘉木分家后,哥哥李秋山迁居对岸的方岱村,兄弟两个情意重,分家后仍往来频繁,经常长谈到深夜,分手的时候还要相送到村口,有时候送来送去到天亮。后来,兄弟俩决定在苍坡村和方岱村各建一座亭阁,阁朝北,亭朝南,两亭之间一水相隔,这就是送弟阁与望兄亭的来历。兄弟遥遥相对,情谊绵绵,传为千古佳话。
望兄亭村里有一座水月堂,水月堂四面环水,只有一块小石板桥连接进堂。据说水月堂是先祖李霞溪为追悼他抗敌阵亡的兄弟李锦溪而建的。因常在夜晚凝望水中月,思念亡兄情,故取名水月堂。现为永嘉橡棋馆。
苍坡村的村委会大楼很是气派,里面的巨幅忠孝耕读画面令人震撼,是苍坡现代文明和耕读文化的结合展示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