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河流水循环,“死水”变“活水”;开展截污纳管,“墨汁河”变“生态河”……站在温州北站高铁新城建设关键时间点,永嘉县黄田街道在“五水共治”这场硬仗中持续发力,发扬“大禹治水”精神,力争实现“清水长流几百里,山水城市相辉映”的景象。
打造河道样板
“墨汁河”变身“生态河”
千东河位于黄田街道南面,总长约为1.8公里,宽度11米,河道北边是东联村,南边是千石村,西面与千东南路相邻。
黄田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卢金海介绍,黄田街道共有大小河道18条,因大部分河流都属于“断头河”,截污纳管设施铺设不到位等,大量工业及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
“到了晚上连窗户都不敢开。”住在千东河道边上的村民王振春说。久而久之,大家都叫千东河为“墨汁河”。
“决不把污泥浊水带入全面小康”,为切实打好五水共治攻坚战,在县治水办的精心指导下,黄田街道率先将千东河作为河道治理工程试点,打出系列组合拳,如针对“断头河”问题,采取“楠”水北调等工程项目,打通水循环;针对基础设施不完善问题,在岸上全面开展污水零直排工作等。
经过整治,曾经的“墨汁河”——千东河华丽转身为“生态河”,不仅河水清澈,岸边绿树成荫,河内还放植了生态水生植物和鱼苗,展现永嘉美丽“桃花源”景致(见上图)。
引入楠溪江水
让“死水”“活”起来
“一直以来黄田街道的水治理基础是相当薄弱的,现有河道水系分布不科学,加上源头的活水奇缺,导致下雨的时候内涝,不下雨的时候缺水。”黄田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滕翀敏表示,面临着温州北站高铁新城征拆工作以及城市建设的关键历史节点,如何让水质发生根本性的转变,成为黄田街道的“治水”之问。
为此,黄田街道采取局部推进和全面根治的办法,分高铁新城核心区块内、外两翼逐步推进,既有统一性的规范,又有差异化的举措。在核心区块内,按照建设开发的时序,同时结合群众呼声着手整改,避免重复建设;在核心区块外,全力推进河岸治理、河流整治、农村污水管网建设等系列工程。
卢金海指着河道地图向记者说道,“楠”水北调是指抽调楠溪江、瓯江的水到千东河,东水西调则是将水从东部双雅河“西调”到大浦洋河。
为保证抽调的河水水质,黄田街道还在河流关键节点放置净化设备,开展“净水”工程。在千东河河水净化器运维处,记者看到一个长方体的“绿盒子”坐落在河道边。负责人陈闯向记者介绍,该“绿盒子”就是河水净化器,它相当于一个“过滤网”,利用石英石过滤脏水,经过净化后,原本五类水可变为三类水,再排入相应河流。
卢金海表示,未来,黄田街道将打通大浦洋、万寿河、浦边河、岭下河、埭头溪、枫埠河和千东河七条河道,使其黄田的整个水系得以循环流通,让原本的“死水”彻底“活”起来。
开展河岸治理
环境改善民生受益
千东河边上的小餐饮店主叶忠平是“截污纳管”工作的受益者之一。此前,千东河因污水直排问题,产生恶臭,影响了岸边客流。在“截污纳管”后,不仅周边环境变好了,叶忠平的生意也有了起色。
问题在河里,根治在岸上。黄田街道全力推进截污纳管和污水零直排工程,通过动员镇级村级河长加大宣传和巡河力度;针对六小行业(即小餐饮副食业、小美容美发业、小澡堂、小旅馆、小歌厅和小网吧)开展全面排查;加大保洁投入,保证河道的整洁等。岸上的工作需要做细、做实,为争取群众理解,黄田街道还推出一系列“人性化”举措。如在六小行业一些店面安装截污纳管时,考虑到未来行业变更的需要,设置预留管,保障使用的场景化。
“黄田正迎来千载难逢的发展契机,在未来的高铁时代,这里将成为展现温州城市形象的新窗口。水资源对黄田街道很宝贵,治水的工作,我们还将一直做下去。”滕翀敏透露,明年,街道还将陆续推出五水共治十大工程,持续改善黄田水质。
来源:看温州客户端
作者:温州晚报记者高寒潇实习生谢施琦金苗苗
编辑:小圆
责编:蕾蕾
申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