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农村改革早醒者李云河,怎么栽在温

北京治皮炎好的医院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_9296744.html

原创丁乙温州情今天

来自专辑

温州探索

温州人温州史温州情

对于今天大多数温州年轻人来说,李云河这个名字是陌生的。

李云河

李云河是一位南下干部,山东省惠民县人。他年参军,后随大军渡江南下,年5月下旬来到温州,参加温州军管会的工作,后派到永嘉县委担任土改指挥部领导成员和秘书。当时的永嘉县还包括永强、三溪、藤桥、梧埏四个区。

为什么称李云河为“中国农村改革早醒者”?

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改造,毛主席头脑有些发热,操之过急。年夏天,他发表《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报告,批评农村工作中稳步前进的各级干部为“小脚女人”。此后,全国农村一哄掀起了发展高级社的热潮。

所谓“高级社”,简单讲就是村民们的土地、耕畜、大型农具都归集体所有,大家一起出工,一起劳动,一起吃饭,一起收工,一句话:“吃大锅饭”。

图为北方某地高级社出工前状况

领袖一号召,下面闻风而动。永嘉的县委书记李桂茂(也是南下干部),分管农业的副书记李云河(时年26岁),温州市委农工部下派的干部戴洁天,满怀激情,深入永嘉农村调研,憧憬一个增产增收的局面。

很快,他们发觉不对头:高级社内,管理混乱,责任不清,干活一窝蜂,社员出工不出力,生产效率极低。这样的大呼隆干活,别说增产增收,就是保持原有水平都难。

李云河和戴洁天形容眼前情形是:“出工鹭鸶探雪,收工流星赶月,干农活李逵说苦,争工分武松打虎!”,这样的现状非改变不可。他俩向县委一把手李桂茂提出建议:在永嘉试验“包产到户”,以此来打破大锅饭。

明知“包产到户”的建议与上面精神不一致,这几位基层干部出于对党的事业的忠诚,对毛主席一贯倡导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深刻理解与坚信,不唯上,不唯书,开始“顶风作案”。

书记李桂茂召集县常委开会,把“包产到户”方案提交班子民主讨论,结果是4票支持4票反对。最后,书记李桂茂用上自己的一票拍板定乾坤:试验“包产到户”。

现在回过头来看,永嘉县委当时的决定,符合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符合党章规则,实际上开启了中国的农村改革试验。他们三个人,居功至伟。而这个时间节点是年春天,离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还有20多年。

永嘉县委会议之后,工作队进驻位于郭溪的燎原社。李桂茂、李云河、戴洁天都是亲临一线。由于方法对头,“包产到户”调动了农民积极性,当年秋季,尽管遇到百年未遇的大旱和台风、洪水,结果依然取得了好收成。

经过4个月的实践,戴洁天写出了《燎原社包产到户总结》,这是全国第一个包产到户经验总结,提出“定额到丘,责任到人,三包到队,统一经营”的生产责任制。

李桂茂还及时地向地委副书记李文辉、邱清华和书记李铁峰等领导汇报,争取支持。

但是,“包产到户”引起了上上下下一部分人激烈的反对,《浙南大众》发表文章《不能采取倒退的做法》,严厉批判“包产到户”是“打退堂鼓”。

面对指责,在书记李桂茂支持下,李云河和戴洁天一起,起草了一篇反驳文章:《“专管制”和“包产到户”是解决社内主要矛盾的好办法》,油印后报送地委、省委、华东局、中央农工部等上级单位,回击责难。全文余字,署名李云河。正是这篇文章,给李云河三人,带来灭顶之灾。

省委副书记林乎加开始对永嘉的做法是肯定的,但是没有用。浙江省委随后派出工作组坐镇永嘉,纠正“包产到户”这一路线错误。

9月,永嘉县委被彻底改组,李桂茂被批判、处分;李云河被打成右派,开除党籍,下放劳动;戴洁天被戴上“右派分子”和“历史反革命分子”两顶帽子,开除公职,送回原籍农村管制劳动。

一场农村改革的尝试,最终以当事人受批判处分而告终结。

左起:三中全会后李云河李桂茂戴洁天合影

山东省惠民县孙武纪念馆

浙江的温州市与山东的惠民县,相隔约公里。70年前,那个刚刚20岁的青年,千里迢迢随军来到陌生的温州,深入田间地头,为永嘉县农民能够增产增收,不吃大锅饭,敢于坚持真理,大胆试验“包产到户”政策,却错遭严重的政治处分,以致一生最美好的年华被断送。这一切,多么令人遗憾。

早醒者的牺牲是巨大的,但它换来的是20年后温州义无反顾走上改革开放康庄大道,民营经济发达,温州人彻底脱贫致富。

年李云河平反,平反后他担任温州水电局长、浙江省委农村政策研究室副主任。

年,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了《李云河纪念文集》,原国务院农林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吴象为该书题词写道:觉醒最早,探索最勇,斯人虽逝,风范长留。刘锡荣题词是:星火燎原,真理永存。

温州市府大楼与世纪广场

三年前,笔者与惠民县党史办的孟书军同志加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42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