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和初步发展
在中共永嘉县委、永嘉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从年5月到年底,全县人民经过三年多的艰苦奋斗,顺利完成了恢复国民经济的任务,全县工农业生产全面恢复并有了初步发展
农业生产的恢复,是国民经济一切部门恢复的基础。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党委关于发展农业生产的各项方针政策,加强对农业的领导。在生产方针上,要求在大力增加粮食生产的同时,积极恢复和发展棉、麻、茧、茶和适销对路的农副产品,促进农业生产的全面发展。
在生产关系和农业政策上,全县完成了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贯彻了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开展了“生产发家,劳动致富”的宣传教育,深入贯彻了华东军政委员会颁发的《发展农业生产十大政策》,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农业爱国增产竞赛,培养和评选出大批农业模范,有效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为发展农业生产,县委、县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1)兴修水利,防洪抗旱,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三年来,永嘉持续开展了大规模的群众性治水运动,先后建成乌牛港、岠江、茅川、蓝田等大小水利工程处,耗用土石方,投入劳动力工,受益农田亩,大大提高了防洪抗旱的能力。
(2)人人动手,防治虫害。各级政府开展群众性的治虫运动,举办区、乡干部和生产积极分子治虫学习班,掌握治虫知识,交流推广除虫经验,男女老少齐动员,人人动手除害虫。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年共发动劳动力工,捕捉螟蛾只,采集螟卵块,剪除枯心苗斤,捕捉稻苞虫条、番薯虫条,使虫害大为减轻。
(3)增施肥料,改良土壤。各地广泛开展群众性积肥运动,以增施人粪、畜粪、草木灰、垃圾、河泥、火泥和绿肥等农家肥料为主,化肥为辅。由于合理施肥并增施有机质肥料,农田土壤得到了较大的改善,粮食和经济作物的单产也随之提高。
(4)精耕细作,加强管理。各级党委和政府把精耕细作,加强田间管理,列为农业生产的重要环节,一抓到底。广大群众都能做到早耕、深耕、密耕、多耕,一般会耕三遍至四遍。由于及时播种、及时管理、及时收获、不误农时、不荒农田,全县粮豆播种总面积逐年增加,年达到86.32万亩,比年的79.58万亩增加6.74万亩。
(5)自选自育,推广良种。各地发动农民自选、自育、自繁良种,有的区、乡和村还成立种子评选委员会,评出本地水稻良种。同时由有关部门组织调运良种,并贷给贫困户。年,灵昆、汤岙等乡因干旱粮食歉收,导致年春耕缺种严重,县人民银行予以贷款元,支持户购买稻种公斤。
(6)各行各业,支援农业。县委加强了对各行各业支援农业工作的领导,要求国营商业和供销合作社大力组织化肥、农药、种子和各种农机具等生产资料的采购和供应;经常深入农村适时收购粮食、土特产和其他农副产品,增加农民收入。全县年发放肥贷、农贷元,年投放农田水利贷款元。
所有这些,都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迅速恢复和发展。到年,全县农业生产获得全面增长,主要农、林、牧、渔、副五业产品产量大幅度提高,年与年相比,粮食总产量由.00万公斤增加到.00万公斤,增长11.3%;络麻由39.60万公斤增加.20万公斤,增长.3%;油菜籽由5.40万公斤增加到17.70万公斤,增长.8%;茶叶由9.50万公斤增加到19.80万公斤,增长.4%;耕牛年末存栏数由1.69万头增加到2.27万头,增长34.3%;生猪年末存栏数由4.00万头增加到4.07头,增长1.8%;蔬菜总面积由亩增加到亩,增长4.0%;渔业产量由33.20万公斤增加80.00万公斤,增长.0%。同时,林业也有很大发展,三年中造林面积达1.22万亩。工业生产的恢复,是在艰难的境况中起步的。解放后,县政府首先恢复电业。年在岩头筹建地方国营岩头电厂,年2月建成发电,供应晚间照明。同时,县委、县政府采取委托加工、加工订货和统购包销、调整税收负担、教育私营企业工人努力完成生产任务等多项措施,扶持关停企业复工。一些工商界人士在政府的鼓励下,也纷纷集资,兴办了一些工业作坊,原有的工业作坊也逐步转变为工业企业。至年,全县工业总产值达到.27万元,比年的.47万元增长38.2%。
交通、邮电事业关系国计民生,得到县委、县政府充分重视。在交通运输方面,县委动员大量人力物力修复了全线瘫痪的江头(港头)渡口和清水埠至梅岙段的公路,使它们重新通航或通车;在邮电事业方面,开通了温州至仁溪邮路,间日步班,沿途交接乌牛、仁溪、罗溪、罗浮、张堡等地邮件。年,全县货物运输量达3.20万吨,内河交通运输工具数达0艘;邮路总长度达到.90公里,比年的51.90公里增长.0%,邮电业务总量6.76万件,比年的5.90万件增长14.6%。
经过全县人民的艰苦努力,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和初步发展。至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达到.27万元,比年的.47万元增长20.2%;财政收入.60万元,比年的.50万元增长17.6%。但从总体上说,全县国民经济的基础仍然薄弱,生产力发展水平还比较低下。
社会面貌的深刻变化与人民生活的初步提高经过一系列的民主改革和全面恢复国民经济,永嘉全县社会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政治上,永嘉解放后,中共永嘉县委立即建立了各级人民政权,在乡村中废除了国民党时期的保甲制度,建立了行政村,由村民推选村民代表,并建立了农民协会,行使村级各项管理职权,人民当家作了主人。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全县人民进行了剿匪反霸、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等一系列大规模的政治运动,彻底废除了封建的土地所有制,消灭了地主阶级,摧毁了反动统治势力的社会基础,人民政权得到了巩固。
通过宣传贯彻《婚姻法》,县委带领全县人民推翻了延续几千年的封建婚姻制度,广大妇女得到翻身解放。通过“谁压迫谁,谁剥削谁,谁养活谁”的阶级教育与“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教育,以及开展“三反”运动和对小学教师进行思想改造学习等一系列运动,全县人民政治热情空前高涨,真心诚意地拥护党和政府。
经济上,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全县人民的生活也得到初步改善,生活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年,永嘉进行第一次工资制度改革,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建立职务等级工资制。是年7月,供给制改为包干制,并按职务评定29个等级。全县有名包干制干部评定工资等级,并以“工资分”作为工资和包干费计算单位。
通过评改,全县工资总额提高7.9%。尤其是全民所有制单位职工,年平均工资比年提高60%以上。在农村,由于农业生产的迅速恢复和发展,农民收入普遍增加,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在城镇,党和政府在大力恢复工业、商业的同时,解决旧社会遗留下来的严重失业问题,职工生活有了更好的保障。全县银行存款余额也开始递增,年达到26.9万元。
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城乡人民的购买力也在增加,各类生活资料消费逐步扩大。年,全县社会商品零售总额.00万元,年增加到.23万元。其中生活消费品零售总额年为.00万元,年达.23万元。肉、盐、烟、酒、糖和棉布等商品社会零售量逐年提高,年与年相比,生猪增加头,水产增加担,食盐增加担,卷烟增加26箱,食糖增加担;棉布年比年增加百米,年比年增加百米。工农教育、文化生活、卫生保健、劳动保险等各项社会事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县委、县政府通过大办工农业余补习教育、兴办冬学等办法,开展识字扫盲运动,使工农群众识字率明显提高;根据文化为工农兵服务、为国家建设服务的方针,积极发展群众文化事业,建立了文化馆、图书阅览室及各类文化艺术团体等文化组织,举办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改变了过去农村文化阵地匮乏、群众基本没有文化生活的局面。
通过建造县人民政府卫生院、妇幼保健所、联合诊所和各级医疗机构,积极开展医疗、卫生防疫、妇幼保健等工作,初步改变了缺医少药的状况,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改善。与此同时,职工生活由于工会法与劳动保险条例的公布,有了更好保障。
永嘉从解放到年底,仅三年零七个月的时间,就使解放前夕濒临崩溃的国民经济得以迅速恢复,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整个社会面貌和人民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大大地增强了全县人民克服当前困难、创造美好未来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