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0
习总书记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在八婺大地上,革命先辈为了革命事业英勇奋斗,为我们留下了丰厚的党史资源和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们的事迹,可歌可泣;他们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奋勇向前。
我们与中共金华市委党史研究室一起,为你打造一份权威的金华党史读本。每周一晚上推出,以供夜学的你。
永康市舟山镇地处永康与缙云边界,盛产条石、石雕,素有“条石之乡”美称;它位于永康最大饮用水源杨溪水库的水源保护区,自然环境优美;它还是“中国方山柿之乡”,瓜果飘香,享誉四方。然而,这里最珍贵的是曾活跃着一支红色工农武装。
上世纪30年代,永康舟山的四十四坑一带是红军活跃的地区,位于方山口村的徐公祠则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第三团的成立旧址。徐公祠占地平方米,是永康市文物保护单位、金华市党史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浙江省国防教育基地。徐公祠内完好地保存着当年红军会议的原貌、枪械武器和百姓农耕的器具。徜徉其间,这些镌刻着历史记忆的老物件仿佛带我们回到昨天——历史重新上演。
方山口村徐公祠旧貌
年春节前夕,中共永康中心县委书记应焕贤从上海参加完政治组织训练班后回到永康,他带回了党中央下达的一系列重要任务,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建立工农武装,组织红军游击队,以革命武装对抗国民党反动派的镇压。
经过一段时间艰苦的工作,同年3月,在四十四坑组织了一支游击队,从最初八九人、五六支短枪,迅速发展到五六十人。这些人基本上是当地的农民,有事时集中活动,平时则分散在家中种田,其中多数是中共党员。为了加强领导,中共永康中心县委将这支游击队编为永康红军游击队第一中队;4月,又在永缙边界收编了一支农民武装,将其编为永康红军游击队第三中队,这支队伍有60多人,20多条枪,与第一中队相呼应,都在中共永康中心县委的领导下行动。
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在永嘉县成立,军长胡公冕,政委金贯真,政治部主任陈文杰。红十三军下属三个团,其中第一团由永嘉、平阳、瑞安一带的游击队组成;第二团以台州地区温岭、黄岩一带的游击队组成;第三团是永康、缙云和仙居等地的游击队组成。红十三军是当时中共中央军委领导下,编入正式序列的全国14支红军之一。
年7月,中共永康中心县委将永康、缙云和仙居的游击队集中在徐公祠进行整编,正式宣布建立红三团,团长程仁谟,政委楼其团,政治部主任宋桓。红三团最初的部队只有两个营,营长分别为王振康和程仁谟。后来扩编为3个大队和1个独立中队,大队长分别为王振康、王伸、吕岩柱,独立中队队长是金永洪。到9月份,在发动攻打缙云壶镇战斗前夕,红三团又组建了9个大队。
红三团序列表
这些部队主要活动在永康的三十四坑、四十四坑,缙云的西施、道门、白竹,仙居的曹溪、杨岸一带,成为浙江省打击国民党反动派的一支重要革命武装力量。《民国日报》刊登消息称:“浙江省年来盗匪蜂起,政府当局虽竭军力以赴,但此剿彼窜,实有应对维艰之势”。年7月6日,《民国日报》又报道说:“苏浙皖三省剿匪总指挥熊式辉,昨晨九时在龙华警备司令部召集三省代表及剿匪指挥官会议研究剿匪计划……”可是在当时,红军力量强大的地方,国民党军队也不敢贸然向红军进犯。
红三团印章
在红三团创建过程中,有一个人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就是楼其团。楼其团,永康舟山村人,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永康中心县委常委、红三团政委,他积极参与红军的组建工作,相继任两个游击中队的党代表。
红三团政委楼其团
为发展和提高红军的素质,楼其团付出了很多努力,他常常和大家一起学唱红军歌曲:“红军纪律最严明,群众拥护又欢迎,公平买卖不相欺......”他们这样唱,也这样做,楼其团更是以身作则。在他的言传身教下,红军在人民群中的威望越来越高。
在楼其团等人的领导下,红三团频繁活动在永康三十四坑、四十四坑,缙云的西施、道门及仙居一带,战斗频频告捷,威震浙中。
红三团战斗活动示意图
(衷心感谢永康市委党史办公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