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调查推选活动启动,温州继去年荣获十大“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后再次入围候选名单,鹿城区、瓯海区、乐清市和瑞安市入围县(市、区)候选名单。
温州,文明脉络源远流长,一部温州史,横贯数千年,几度兴衰,然文明之光从未阻断。新的时代赋予了“文明”新的底色,如何更高标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更高质量蝉联全国文明城市、更高水平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对温州来说,是一次大考,更是百姓幸福指数的直接体现。
道德土壤滋养下的大爱之城
今年6月5日,“‘浙里’好人 德润之江”——向战疫“浙江好人”致敬交流活动现场,永嘉县乌牛街道大嶂村村民黄金余的故事让人动容:疫情期间,年过七旬的老人黄金余把子女孝敬他的2万元生活费捐给了抗疫一线的派出所民警,虽然目不识丁,但他却一直默默付诸道德实践。
这是温州注重知行合一,筑起新时代思想道德建设高地的缩影。今年以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系统打造“诚信社会、大爱城市、道德高地”的城市道德品牌,提升精神文明高度和人文温度。
在今年的系列好人评选活动中,涌现出众多抗疫典型,获评浙江好人14人,温州好人55例,其中7例获颁战疫“浙江好人”。同时,温州还将着力点放到了“从娃娃抓起”上,积极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办好“未成年人十件实事”,组织开展温州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优秀阵地和“春泥计划”示范点评选申报。
今年年初抗疫期间,志愿者将农副产品装上专车,帮助解决部分市民买菜难的问题。
同时,温州打造了一大批群众身边的志愿者队伍,并指导各地逐级成立“总队-分队-小队-特色志愿服务队”,健全志愿服务“菜单制”,完善“点单、派单、接单、评单”服务模式,线上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云平台”,线下打造志愿服务驿站网络,构建起“10分钟志愿服务圈”,并通过分级响应、系统调度、点单配送、保障护航等机制建设,打造出一套行之有效、复制可行的志愿服务体系。
创新理念监管下的文明之城
交通文明能折射出整个城市的文明。目前,温州机动车保有量为.5万辆,驾驶人保有量为万人,市区每百户家庭汽车保有量居全省第一,而紧随发展而来的是拥堵、停车难、出行难等管理难题。
针对这一情况,早在年,温州全国首创把斑马线礼让手势交通指示牌挂上街头。今年4月中旬,市委市政府联合开展以“市容环境、交通环境、市场环境、工地环境、小区环境、校园及周边环境”六大环境整治为重点的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对97条重点道路实施严管重罚,查处不礼让斑马线起,查处电动车违法8.28万起。到今年8月份,市区机动车“礼让斑马线”守法率达到98.81%。
针对快递行业违规情况,温州全国首创快递行业四色管理法,推动市区重点路口视频检查守法率上升至97.79%,电动自行车头盔佩戴率达到98.30%;温州率全国之先,对低头族进行处罚,探索低头族管理,创造了3亿+阅读量。
据了解,年,全市发生交通亡人事故与前三年均值相比下降23.91%;根据高德地图年公布的第三方测评,在汽车保有量高的35个城市中,三季度温州交通健康指数排名全国第4位。3个全国首创,让温州的交通文明插上了创新的翅膀。
诚信光辉照耀下的信用之城
视诚信为生命,是温州向外发出的最庄重承诺。曾经的民间借贷风波或许让很多人跌倒过、受伤过、失信过,但温州人始终没有忘记,诚信,是这座城市的生命。
温州是全国首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为深化全国守信激励创新试点,探索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守信联合激励机制,营造“信用有价”的良好社会氛围,我市个人诚信分(瓯江分)于去年10月19日正式上线运行,在信用温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