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温州永嘉岩头镇丽水街,马上被这里美丽的景象所攝魂,这里是乡村,不如说是园林化的古村。在蓝天白云下,苍翠的山体护卫中,一长串挂着红灯笼的廓檐倒映在一湾有弧度的绿水之中,这挂红灯笼的地方叫丽水街,这一湾绿水叫丽水湖。
这条丽水街长约米,每只悬挂在屋檐下的红灯笼,上面都写着“丽水街欢迎您”。街上排列着90多间两层楼的店铺,每间店铺宽约3米,进深10米。一字排列的商店门前,是条2.5米宽的鹅卵石铺就的道路,古朴雅致,整条街有廊棚披盖,便于行人客商遮阳避雨。廊檐边设有美人靠供游客歇息和观景。
站在丽水街看对面的景,只见山上奇石耸立,威武挺拔。一座刺向天空的文峰塔在阳光下闪耀着金属的光芒。古村落的屋脊在华盖如云,浓萌蔽日的树木中若隐若现。据说这丽水湖、文峰塔以及园林式古村落雏形都是在五百年前明朝嘉靖年间,金氏八世祖金永朴开创及规划的。
这条丽水街,过去只是土堤。岩头金氏八世祖金永朴当年带领村民挖田成湖,所出之泥堆成长堤。筑坝挖渠是项费资费工的大工程,每当需要筹措资金,他都不惜“捐田废资”,最后几乎耗尽家产。后来到了清代,岩头村长堤成了担盐客的必经之路。清末之际,长堤发展成为初具规模的商业街。之所以取名丽水街,得名于“利水”的谐音。
丽水街南端有一座乘风亭,亭是四柱方亭,挂有亭匾,亭联是五字联:“五月秋先到,一年春不归。”后柱还有一联:“饭留有义人,菜待多情客。”上这个亭是要有五、六级台阶的,亭中摆放着“开水”、“红枣茶”、“菊花茶”、“凉茶”等四种茶水,凭游客喜好免费自助喝茶。
离乘风亭不远,还有一座接官亭(又名花亭、丽水亭),这亭建于明嘉靖三十五年(年)。亭子内四柱,外四柱。顶部平面为方形重檐攒顶,五层斗拱叠成八角藻井,隐喻五行八卦。重檐屋面八条脊背,分别立有“张果老骑白驴”塑像,脊端雕塑“刘海献钱”图案,结构严密,外观朴实。有亭联:“名师留奇迹,怪匠逗行人”。
这座跨越丽水湖的石桥,名曰丽水桥。该桥建于明嘉靖三十七年(年),是三孔拱券式石板桥,由48根条石构成,暗含地属“四十八都”。桥长12.3米,宽3.8米,桥面分三段,每段9条石板,下由石柱磴支撑,凡条石14根。桥的两侧石条上分别刻有“丽水桥”、“明嘉靖戊午仲秋吉旦建”等字,古朴美观,并与自然融为一体。
人说“不游岩头丽水街,就不算来过楠溪江”,其实最让人感动的是这里被誉为“浙南都江堰”的水利工程。一个家族几代人,用最原始的工具加上肩挑手扛,硬是在岩头古镇中挖出了五个人工湖,和一条长达1万多米的水渠。不仅灌溉了周围九个村庄的数千亩良田。更为后世子孙营造了一个天人合一的生存空间。
温州永嘉岩头镇的丽水湖和丽水街,为我们展现出一幅美丽的田园山水画卷,果真有“水如棋局分街陌,山似屏帏绕画楼。”之美感,突出体现了古代乡村文人的山水情怀和耕读理想,我们现代人游览了、观看了,无不肃然起敬。
年7月14日
(欢迎朋友们阅读后,点评、点赞或转发,以示鼓励。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