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讯:旨在展现温州千年宋韵文化,“宋韵瓯风——艺术名家作品交流展”年5月15日-6月15日在温州市永嘉楠溪书院、箬溪美术馆展出。
此次展览由中共温州市委宣传部、温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温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永嘉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中共永嘉县委宣传部、永嘉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温州市楠溪江旅游经济发展中心、永嘉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永嘉县鹤盛镇人民政府承办,英中经济文化促进会、法国浙江商会协办,温州市美术家协会、温州市美术馆、丽水市博兰当代艺术馆支持,永嘉楠溪书院策划执行。本次活动还得到了温州市黄孟啓蒲公英慈善基金会的大力支持。
作为一个世界文化交流展,展览汇聚了英国、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希腊、俄罗斯等欧洲七国十九世纪以来的优秀之作60余件,其中不乏巴比松画派、印象派、俄罗斯巡回画派的经典画作。另有中国当代艺术名家60余件代表作与之呼应展出。
温州自宋朝以来,就一直是中国著名的良港,与世界各地交流频繁,文化上更是相互欣赏、借鉴,产生了“千年商港,宋韵瓯风”的独特魅力。为呈现这一点,此次“宋韵瓯风——艺术名家作品交流展”尤为注重中欧画作的同场“对话”。既有法国印象派后期代表画家亨利·朱利安·费利克斯·卢梭素描原作《树林风景》参展,也有近60位温州籍及在温州的中国艺术家对家乡风物的描绘,更多的是中英、中法艺术家笔下的楠溪江主题绘画。这些作品聚焦自然和环境,虽然呈现的主题相近,但中欧艺术家的视野笔触又各有不同,给人以迥异的启示。这本身就折射出了中欧文化的异同,说明在“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在“人类命运共同体”已成共识的今天,举行这个中欧绘画交流展很有现实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宋韵瓯风——艺术名家作品交流展”的举办地永嘉楠溪书院和永嘉县箬溪美术馆都地处中国的乡村。在中国乡村展出描绘中国乡村的图景,这种典型的“在场主义”反映了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强大自觉和自信,而且本身也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一次有益尝试。人们相信,在疫情常态化时代的背景下,中欧艺术家通过美学、哲学等层面的交流,将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产生更多的理解和认同。
“宋韵瓯风——艺术名家作品交流展”体现了文缘、亲缘和情缘,还体现了一种美。这是一种穿越之美,体现了宋韵瓯风和跨国界的价值;这也是一种跨界之美,有经济、学术界等人参与,各种审美思考在这里碰撞;这还是一种融合之美,几种跨越体系的融合,物质与精神的融合,中西方文化的融合、跨界的融合包括进行更多的研究和展示,推广宋韵文化的特殊力量;在互动上下功夫,开展当巴黎遇到温州等系列活动;将文化转化为实践生产力,需要有更多的切入点去探索去实践。
浙江省文史馆馆员、著名学者、书画家张如元说,未来温州将利用名家、乡贤和本土特色做一些文章。他说,温州建设“宋韵文化”高地这个主题是可行的,“温州文化”与宋代文化在历史上交叉、契合度是最高的。汉代时期,温州还是一个少数民族聚集地;东瓯时期,温州完成了少数民族汉化的进程;宋代时期,永嘉诞生了“永嘉学派”。“永嘉学派”是最有特色的,可以擦亮一些。周建朋博士通过六年的“艺术乡村建设”得到了各界专家的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