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后刘小涛主政温州,他是温州地市合

北京手足癣好的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8833710.html
        

据浙江新闻今天消息,日前,中共中央批准:刘小涛同志担任中共浙江省委委员、常委;省委决定:刘小涛同志兼任中共温州市委书记。

刘小涛,男,汉族,年7月生,广东兴宁人。去年,他自广东省政府秘书长任上跨省履新,担任浙江省副省长。

今年51岁的刘小涛是浙江省委最年轻的常委,也是十八大后首位非浙江本地成长起来的温州市委书记。从更长的时间段来看,自年温州地市合并以来,在温州工作过的市委书记共有15人,他是第一位曾长期在外省市工作的温州市委书记。

在广东工作28年

公开资料显示,刘小涛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劳动经济专业,毕业后进入广东省劳动局工作。从那时起至年跨省,他在广东省工作了28年。

刘小涛历任广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工资福利处主任科员、办公室副主任、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处处长、办公室主任,后改任广东省地税局副局长。

年,刘小涛转入地市,任茂名市委常委、副市长。茂名电白撤县并区后,刘小涛兼任首任电白区委书记。

年4月,刘小涛履新汕头市代市长,年1月当选汕头市市长,半年后改任潮州市委书记,成为广东首位“70后”地级市市委书记。年5月,刘小涛履新广东省政府秘书长。

去年4月,刘小涛跨省履新,出任浙江省副省长。

今年5月,浙江省委常委、温州市委书记陈伟俊调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常委,随后出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常务副主席。

15名温州市委书记,3人非浙籍

年9月22日,国务院批准温州地区和温州市合并建立温州市,实行市管县体制。时任浙江省委常委、副省长袁芳烈任中共温州市委第一书记。

从袁芳烈算起,迄今为止温州共产生了15名市委书记。在刘小涛之前,温州市委书记的早年工作经历几乎都在浙江省内,其中有12人是浙江籍。刘小涛是首位长期在外省市工作的温州市委书记。

以近年来担任过温州市委书记的陈德荣、陈一新、徐立毅、周江勇、陈伟俊为例,他们此前仕途均在浙江省内。

陈德荣是温州永嘉人,年7月,他从嘉兴市委书记任上履新浙江省副省长、温州市委书记,年6月跻身省委常委,兼任温州市委书记。陈德荣现任宝武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

陈一新是温州泰顺人,年他从金华市委书记任上履新温州市委书记,次年晋升为浙江省委常委。他现任中央政法委秘书长。

接替陈一新的徐立毅是绍兴人。年,徐立毅从温州市代市长岗位上直接晋升为温州市委书记。1年后,徐立毅转任杭州市市长,并于年6月跨省履新,成为河南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

周江勇是宁波人,他从舟山市委书记任上履新温州市委书记,4个月后跻身浙江省委常委。担任温州市委书记1年出头,周江勇转任杭州市委书记,年8月被查。

陈伟俊是宁海人,他曾任湖州市委书记,年1月履新浙江省副省长,5月任温州市委书记。年7月,陈伟俊晋升省委常委,至今年5月履新新疆。

在温州地市合并以来的40年中,还有两位比较特殊的市委书记。他们非浙江籍,但长期在浙江工作。

一位是袁芳烈,他是温州地市合并后的首任书记。袁芳烈是山东沂南县人,年出生,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后,20岁出头的袁芳烈“南下”来到浙江,历任常山县委副书记,衢县县委书记,金华地委副书记,浙江省副省长。

浙江日报曾评价袁芳烈“团结带领干部群众,平反‘八大王’冤假错案,扭转了温州派性严重、治安混乱、干部群众信心不足等状况;结合温州实际,大力发展民办工商业,引导人民群众创业致富,为‘温州模式’的创立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年12月,他调任浙江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后任省委常委、省高院院长。袁芳烈于年1月逝世。

另一位是刘锡荣,年5月生,江西瑞金人。他是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政委刘英之子。刘英解放前还担任过浙江省委书记,年牺牲在永康方岩。

刘英牺牲2天后,刘锡荣在上海出生,后随母、姐转移至南京,中学期间转学至杭州,年9月考取浙江农业大学。他曾在浙江省安吉县农业局、省农办等单位任职。

年12月刘锡荣任温州市委常委、秘书长,此后历任副市长、市委副书记、市长等职,年1月任温州市委书记。

刘锡荣在温州工作了10年,是“温州模式”的推动者和坚定维护者。媒体曾报道他为温州铁路、温州机场建设绞尽脑汁,多方奔走。他提出“不等、不靠、不伸手要”,并曾宣布,温州市委市政府三年内不买车、不建房,咬紧牙关建机场。

年后,刘锡荣调任浙江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省委常委、副省长,省委副书记、省纪委书记。年1月,他出任中纪委副书记。

    

栏目主编:张骏

    

本文作者:张骏

    

文字编辑:张骏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4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