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书上的温州古城带有神奇色彩。之所说“神奇”,是因为相传一千六百多年前,博学多闻的堪舆大师郭璞为温州城选址规划,建了一座是斗城,也是水城的永嘉郡城。郭璞曾有两个预言,一个是斗城可御寇保平安,第二个是一千年后城将开始繁荣兴盛。有意思的是,这两个传说中的预言在现实中似乎都应验了。
本期《温州宝藏》要说的是一块看似十分普通的塔砖,表面模印的三行楷书铭文。从铭文中的“右厢”“新河北界”等字样,可以得知八百多年前温州鹿城的管理制度,已是军政合一的厢坊制。
前世传说
一块白象塔塔砖铭文揭示鹿城古地名
对于白象塔,相信很多的读者并不陌生,《温州宝藏》栏目已经介绍过数次。该塔位于瓯海区,初建于唐贞观年间(年~年),重建于北宋政和五年(年),是典型的汉式楼阁式塔。年,因塔身倾斜严重,随时有坍塌的危险,经有关部门批准,被主动拆除。塔内发现了彩塑、砖雕、木雕、陶瓷器、铜铁器、漆器、佛经和释道画等各类珍贵文物。
而今天要说的这块塔砖,取自白象塔的第五层,长32.5厘米、宽15厘米、厚5厘米。灰白色,质地较为坚硬,烧成温度较高,比普通房屋用砖质量要好。除正面模印有楷书铭文外,其余五面素面无纹。铭文分为三行,内容为“大宋国温州在城右厢新河北界棣华坊太平东巷居奉佛弟子王氏四娘法名道坚捨大砖五百片入白塔寺造塔用”,共计46字。可见,是佛教信徒法名道坚的王氏四娘捐钱烧制了五百块塔砖用于白象塔重建,她住在温州城内新河北界棣华坊太平东巷。
五代时期,今鹿城区信河街还是一条由南到北贯穿城区西边的河流。从塔砖的铭文可知,至少在北宋政和五年(年)以前,它已经有了“新河”的名称。明代,因信国公汤和下令疏通拓宽河流,老百姓为了纪念汤和的功绩,将“新河”改称为“信河”。此后,信河街一直沿用至今。
与这块砖类似的还有另外两块塔砖,其正面铭文除“王氏四娘法名道坚”改为“郭清萧”外,其余均相同。可见,王氏四娘与郭清萧为街坊邻居,都是虔诚的信徒。巧的是清代孙衣言著《瓯海轶闻》引《绍兴十八年()同年小录》记载道:“(林季仲)本贯温州永嘉县右厢新河北界棣华里”,可见,林季仲也住在棣华坊(里)。
白象塔塔刹的铁覆盘下部铭文为“温州在城右厢新河北界棠阴坊浴堂前居信女丘氏五九娘……”,可见,丘氏五九娘住在温州城内新河北界棠阴坊浴堂前。
“右厢”“左厢”这些消失了的名词含义为何
温州博物馆研究员伍显军表示,除上述几件文物外,还有两件文物与宋代温州城市管理制度密切相关。北宋元丰三年(年)海神庙残碑背面的文字为:“永嘉县准州符备据海神庙祝陆师酉供状称有买到何僧左厢市东界山地壹片……”。北宋庆历三年(年)瑞安慧光塔内发现的“建塔助缘施主名位”,内容为“大宋温州永嘉县左厢市东界都商税务西居住奉三宝弟子严士元……”。两件文物都明确提到了“左厢”和“市东界”。
南宋刘宰《漫塘集》卷十《回兖州陈寺丞畏》的信札记载道:“永嘉得刘教授部分城下为四厢八界,了不相紊,与其他规画皆可举而行,行之亦得人信从。”明弘治《温州府志祥异防寇》载:“刘教授士英与学生石砺白守倅招义兵,倅难之,固请乃许,遂榜示募兵,差官分户录姓名,期必集。……乃分城为八界,初集市东界兵于崇信寺……次日集监前界兵于天宁寺,会二界兵及来人三月二日集南郭东界……明日再集南郭西、新河、西北、市西、市中五界,及八千人……”。很明显,刘宰信札所提“八界”即是刘士英“分城为八界”的城内“八界”,即:市东、监前、南郭东、南郭西、新河、西北、市西和市中界。然而,“新河”界是否有“北界”“南界”的区分,有待进一步研究。
另外,明弘治《温州府志》中《城门》等卷记载了望京厢、城南厢、广化厢和集云厢等宋代城外四厢,如“张忠惠侯庙,旧在城南厢巽吉山北。今徙瑞安门底。神张理。宋宣和睦寇至,统兵为先锋,出城迎敌。”“惠安禅院,在集云厢西山。”
伍显军表示,综合以上文物、文献记载,结合宋代温州城门、街道布局,可知至少在北宋中晚期,温州已有成熟的厢坊制城市规划管理制度:城内以瑞安门至望京门的“大街”(现“解放街”)为分野,分设左右厢,城外设四厢;左厢下设市东、监前、南郭东等三界,右厢下设南郭西、新河、西北、市西、市中等五界;各界下有一定数量的街市与坊巷。
今生故事
研究宋代温州厢坊制有利于“山水斗城”宣传
伍显军表示,厢坊制是宋代温州地方制度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宋代温州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城市的繁荣客观上要求上层建筑中的行政管理制度与之相适应。厢坊制既是宋廷城乡分治制度的推广,也是温州城市管理发展的客观需要。研究厢坊制,可以掌握宋代温州行政区划与街道布局,确定州府衙门、酒楼、寺庙、书院等机构、建筑的空间位置,从而带动城市手工业、商业、经济形态、居民结构、文化教育、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研究。
无论是出土文物,还是文献资料的记载,传统街坊出现的频率很高,如五马街、百里坊、新河等,说明它们在宋代温州城区居民的经济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发挥了重要的交通和商贸作用。它们至今仍然是温州城区重要的街道,这充分证明宋代是温州城市发展的成熟时期。“天圆地方”“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是支配中国古代社会城市规划的主要指导思想。《周髀算经》“方属地,圆属天,天圆地方。”《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对称布局,方块田形分割,街道采用棋盘式端直设置成为城市的主要特点。早期温州城市具备这样的特点,发展成熟时期的宋代温州城市更具备这样的特点。纵横交错的街道,方正整齐的街区布局犹如棋盘,恰如其分地利用贯穿傍依的自然山峦、河流和桥梁,勾画出宋代温州滨海山水城市的如诗画卷。
伍显军表示,温州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改革开放后成为中国市场经济的重要策源地,虽然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街区历经改造,但依然较好地保存着“东庙、南市、西居、北埠、中子城”的历史功能格局和宋代以来所形成的街巷风貌。宋代是温州历史上城市发展的成熟时期,研究宋代温州厢坊制城市区划管理制度,对于“山水斗城”宣传和现代温州城市规划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五马历史文化街区每一处都是深厚的文化底蕴
历史文化是城市个性和魅力的标志,是城市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年,温州市委市政府作出“两线三片”的战略部署,鹿城区按照全域谋划和历史文化街区三年行动计划总体安排,对五马街历史文化街区进行改造,规划将禅街、五马街、公园路连为一体,以步行街慢行的形式,打造成五马历史文化街区主动脉,同时谋划对大南商轴、九山风貌区、朔门、华盖里、庆年坊等特色历史街区的整治提升,努力让“千年斗城”焕发出新的活力和魅力。
如今,从市区公园路走到五马街,再来到禅街,走进温州最有故事的一条“街”——五马历史文化街区。每一步都是历史,每一处都是深厚的文化底蕴:名城广场,是温州古代的最高学府温州府学文庙的旧址;东南大厦,是温州千年佛刹“开元寺”的旧址;温州八中,是温州师范学堂的旧址……这里承载着许多温州人的文化记忆,跨越时空在此汇聚,文化与时尚在这里交织相融。
五马街
公园路
另外,市区纱帽河街区整个外立面改造将力争在今年“七一”前向市民展示,与此同时,从第一桥至纱帽河榕树下的街面正在紧锣密鼓地开挖中,届时将打造成一条完整的水系,让“纱帽河”的地名名副其实。
纱帽河街区由纱帽河、第一桥、登选坊、柴桥巷、高公桥等巷组成,相邻于五马街,长约米,宽10米。纱帽河是温州古老街道之一,宋元明时称“双桂坊”,清代改称纱帽河,因巷中有一条小河,中间广阔成正方形,两端狭长,类似古代官员戴的乌纱帽,故名纱帽河。
据介绍,项目规划了“四轴、八景、三十二碎片”的开发格局,力促五马步行轴线向周边纱帽河、柴桥巷等拓展延伸,同时在纱帽河植入水井等景观元素,重拾吴百亨故居、夏承焘故居、马增记商行等重要文化节点的历史记忆,实现街区的整体更新。计划整个街区10月初具备试开街条件,12月份基本完成。
纱帽河街区改造隶属于温州解放街和五马历史文化商圈南片区二期(纱帽河、柴桥巷、登选坊)改造提升工程。其中项目主体建设内容包括解放街沿线及纱帽河、柴桥巷、登选坊等道路与街巷两侧建筑立面修复、改造,市政设施建设,建筑亮化及其附属工程等,红线范围西至府前街、东至解放街、北至广场路、南至谢池巷。道路整治改造长度约为米,涉及楼栋约栋。
作者:温州晚报全媒体记者陈培培/文张啸龙/摄校对朱慧
编辑:张啸龙
审核:袁寿省
监制:王若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