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山考略林伟昭亭山,宋永嘉学派著名学者王楠的故乡,最早记载于王楠学生、永嘉学派大集成者叶适为王楠撰的《朝议大夫秘书少监王公墓志铭》:“公讳枏,字木叔,故顺州王氏。石敬瑭叛,贿其地於狄,迁永嘉亭山,为温州人。······葬于亭山西原。”明弘治《温州府志》卷六“邑里·永嘉县之乡都“载,亭山在建牙乡十七都。按现建牙乡十七都所辖地方,除任桥今属郭溪街道、叶汇(上汇)今属娄桥街道,其余均在今潘桥街道境内。现亭山地名已不存在,现为何地呢?先来看看方志记载。现存温州最早的方志明弘治《温州府志》卷三“山”载:“亭山在建牙乡”。又卷“五桥梁”载:“仙门桥、任桥、潘桥、马桥、伍桥、亭山桥,已上桥俱在十七都。”据此可知,亭山地方是一个有山、有水的地方。按亭山是一个依山傍水之地,且建有桥梁的地方的特征,符合这方面的今潘桥街道地名,现仅有方岙、屏山、马桥、岷岗、丁腰、学士前、华亭、英岙、坭岙、腰屿、赤塘、仙门等地方;而方岙、丁么(丁腰)、皎屿(今腰屿)、仙门、韩丈(今林桥头、新桥头),已与亭山见载于弘治《温州府志》卷六,可先行排除。市图镇馆之宝明刻本《万历温州府志》内页▲现潘桥街道境内桥梁跨度较长、时间较早,有仙门桥、新桥头桥(旧名韩丈桥)、潘桥、马桥、省民亭桥五座,只有省民亭桥与亭山桥相符合。省民亭桥位处屏山北麓山脚处,石结构,五孔,长20米,比潘桥还长。据此可以初步疑为亭山即现在的屏山下岙。清大儒瑞安孙衣言也疑亭山为屏山(平山),他在《水心文集》之《朝议大夫秘书少监王公墓志铭》中“有兼亭山,有洊泯渊”句批注云:“亭山或即今永嘉上河乡之平山,与岷岗近”。最近查阅方岙《何氏宗谱》,其中载有明何懋宣墓,葬四里亭山桥上。何懋宣为何懋官三弟,万历年间人。笔者据手头有关清时十七都资料考,一里为桐岭、二里为方岙、五里为岷岗中村,九里为彭岙、十里为马桥,十一里为浃上(今属马桥)、十三里潘桥、十四里皎屿、十五里叶汇(上汇)、十六里横塘、十八里仙门,十九里任桥。依地理位置顺序类推,屏山上岙,当为三里。明末与清时行政建置变化不大。考清康熙、乾隆、光绪《永嘉县志》,十七都均为十九里,没有变化。故可以得出结论,亭山是现在的屏山下岙。屏山下岙地段▲清康熙二十一年()《永嘉县志》卷二《乡隅》,载有屏山,但未见“亭山”,又其卷二《桥梁》未载亭山桥。乾隆十六年()《永嘉县志》卷三、乾隆二十一年()《温州府志》同时载有屏山、亭山。清光绪八年()《永嘉县志》载有下屏山、上屏山。上屏山就是现在的屏山上岙,下屏山就是现在的屏山下村,现屏山岙底、上岙叫屏山村,屏山下岙叫下岙村,也许沿旧,下岙因旧名亭山已失而叫下岙。怎么解释其变故呢?再来分析一下。永嘉县志(九本存三十三卷)16开页(清)张宝琳修王芬等纂(清)光绪八年刊民国二十四年补刻成文书局原件模糊不清晰复印本▲明时,人口以一百十户为一里。当时一里,有的地方就包括好几个自然村,亭山当时可能包括屏山(今上岙、岙底)、亭山(今屏山下岙)两个地方,或亭山为片村名。方岙《何氏宗谱》载有明初何文质墓在亭山凰岙(一作皇凰),这凰岙与亭山关系应为上层与下层行政建置从属关系。现凰岙地名已不存了。至明末,屏山人口发展较快,就从亭山里分析出上升为里名,屏山地名独立性就增强了。从横屿山河庄处曾出土明崇祯三年()《永嘉十七都屏山里后松曾松幽堂志》墓碑。据此可以证明屏山已是当时十七都里名之一。现采访了屏山岙底年老长者,说屏山岙底与现居民区沿东相对山脚处,原来在清初也是人居地方,叫南岸,相传过去也曾有龙舟。据此户数也有四十户左右。现旧址已变为山园,仅剩一些基石。再加上岙底、上岙,人口当在一百一十户应该没问题了。又清光绪年间的《浙江全省舆图并水陆道里记》永嘉县分图上,约在屏山岙底处标有门前村。现当地人称岙底临近方岙处山为门前山。不过当时影响不大,也是小地名,从属于屏山而已。清初,遭兵乱,人口受损,亭山人口很少,反而不如屏山人口,可能行政建置调整,亭山里撤销,下降为一般自然村,编入为屏山里。故清康熙《永嘉县志》未载亭山地名。后来,亭山人口又发展了,又从屏山里分拆出,重新设立亭山里。故乾隆府县志同时出现屏山、亭山两个地名。至光绪年间,后来不知什么原因,又变成了上屏山、下屏山。年12月刊印的《瓯海地名志》载,屏山村户,人;下岙村户,人。两者对比,或者可以从一个侧面来揣测历史变故之倪端。现下岙村有省民亭桥,为宋马桥胡姓始祖建。清光绪《永嘉县志》载有看民亭桥,“看”即为“省”之误。从亭山桥变为省民亭桥,或也可从中看出其变迁,因桥在亭边,人称为“省民亭边桥”,后桥以亭改称。现王楠后裔村中无存,王楠墓尚未被发现。从亭山到屏山演变,以上仅是分析而已,具体事实仍待日后有所发现再证实。(内容来源:瓯海社科。本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8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