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出发前我就想好了,要用自己的特岗津贴设立一个‘渔塘小学特岗奖学金’,每学期对学生的努力进行鼓励。”新学期,今年新评上的市名教师沈玲飞来到平阳县麻步镇渔塘小学,开启了特岗支教之路,她说:“我从小在平阳万全镇的农村长大,希望带领农村学子一起‘追光’。”
扎根大地,耕耘不辍,这里有一群最可爱的乡村教育追光人。
加强城乡一体流动
重点引导优秀人才向乡村流动
去年以来,温州积极创新举措引导优秀人才向乡村学校流动,重点推进城镇义务教育学校校长、骨干教师向乡村学校、薄弱学校流动,形成“越往基层、待遇越高、机会越多”激励机制,越来越多的城区教师自愿到乡村学校任教。
在今年举行的温州市第七届“三名”(名校长名教师名班主任)评选活动中,我市首次在5个山区县和洞头区、龙港市设置名教师名班主任常设特设岗位,持续促进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其中,特设岗位设在农村、海岛学校,3年为一周期。满3年后回原校任教,取消荣誉;若留在当地任教,继续享受骨干教师年度贡献奖。据悉,在今年我市“三名”评选出的人中,定向、特设岗位比例达22%。
“从今年5月开始,我们学校的音美课就‘包干’给了平阳县省教坛新秀邓婉雁飞课团队,美育质量显著提升,学校助教的美育素养也大幅提高了。”永嘉县上塘镇绿嶂小学校长陈晓俊说。去年10月,为振兴乡村美育,我市推出乡村美育“空中飞课”,组建名优教师志愿团队,长期固定结对一所乡村小规模学校。“‘乡村美育使者’远程支教计入个人支教经历,按一学期不少于18周、每周承担2课时工作量,支教两年可折算为1年支教经历。”来自平阳县昆阳镇一小的邓婉雁说,这种新型的教师交流方式,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师到乡村支教的积极性。
这一系列惠师政策的出台,让优秀的城区教师得以在农村学校发挥长效作用,逐步解决了农村中小学教师质量不高、学科结构不够合理等矛盾。下一步,市教育局将结合乡村教育需要,探索构建招聘和支教等多渠道并举,高端人才、骨干教师和高校毕业生、退休教师多层次人员踊跃到乡村从教、支教的格局。
拓展职业成长通道
让乡村教师获得更广阔空间
开展乡村教师定向培养,教师培养培育向乡村学校倾斜,在教师职称评聘、骨干教师评选、评先评优方面向乡村教师倾斜,率全省之先明确乡村优秀教师满15年、30年可单列评聘中、高级职称,不受岗位结构比例限制……近年来,温州多措并举,不断拓宽乡村教师来源。
自年踏上教师岗位,14年来,吕良栋始终坚守海岛学校,他说,自己最大的价值就是留守海岛教育,为更多海岛学生服务。从省教坛新秀到市名教师,再到省特级教师,不断锤炼自身的同时,吕良栋的跨越式生长也离不开的一众“领雁”的名师力量。他先后参加蒋金崇名师工作室、徐乃赛名师工作室“历史社会孵化班”、蔡永名师工作室,以及市教育局组织的温州市第三期领军教师高端研修班,多次得到省、市教研员的支持与帮助。一次次的磨砺,使得吕良栋的教学理念、教学能力和心理意志都得到了锻炼,专业发展从优秀走向成
据了解,近年来,我市通过线上线下立体式发力,发挥名师帮扶力量,全面提升乡村教师素质。立足5个加快发展县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出台“名师送教”工作方案,选派位名师驻山区、传帮带,开展为期两年结对研修活动;进一步深化名师“送培送教”活动,所有项目聚焦一线“订单”需求,助力乡村教师素养提升。
同时,在“瓯越情”教育基金中单独设置“优秀乡村教师”通道,帮助乡村教师获得实打实的精神荣誉和物质奖励。从年毕业以来,翁红丽始终扎根乡村教育一线,默默奉献泰顺山区。她以热爱之情,努力实现乡村学子也能有好成绩的心愿,连续八年获得学科教学质量优秀奖。
年,翁红丽获评“瓯越情”教育基金优秀乡村教师,并荣获2万元奖金,这让她自感动力满满。今年8月,翁红丽任职泰顺县司前畲族镇中心学校校长,“从乡村教师到乡村校长,我感觉身上的担子更重了,使命感更强了。作为校长我还会参与教学,希望尽己所能提升教学质量。”
让乡村教师留得住,除了培养教育情怀,也需要有政策的鼓励与保障。年,我市继续执行农村教师任教津贴、农村教师特岗津贴、乡镇工作补贴等农村教师补助制度,切实保障乡村教师工资待遇。同时,实施新版乡村教师生活补助金制度,启动重新划定补助范围和条件,提高补助标准,助力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仅年我市农村教师津补贴总投入3亿元,其中特岗教师津贴万元,农村任教津贴万元,乡镇工作补贴万元,农村教师生活补助金万元。据了解,今年下半年,市教育局还将研究制订《关于促进温州山区5县教育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加强对5个山区县和洞头师资队伍建设的结对帮扶工作。
来源:温州日报
所有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