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郡守与太守有区别吗古代温州地方长官的这些

▲长安令和湘洛长(官印)

“地方千里,而户不满万”,晚清大儒孙诒让,对东汉顺帝永和三年()成立的永宁县人口与地域的总结。彼时虽地狭人稀,却是温州“为县治之始”。而“县万户以上为令,不满为长”,是《续汉百官志》对当时“地方长官”的记载。随着温州人口经济发展和辖区变化及政权更替、地方政权层次不同,地方长官的称谓也随之变化。如同样作为温州的最高长官,从初建县的“永宁长”开始,到郡守、刺史、知州、知府等,历代称谓不同。这个周末,三十六坊君试从历史上温州行政区划变化等方面,来梳理这个常被人混淆的历代温州长官“官名”。

郡守等同于太守

随着人口的增加,永宁县在晋明帝太宁元年()升级为永嘉郡(相当于从县级升到地市级),下辖永宁、安固、松阳、横阳四县,郡治在永宁县并建有城墙。“悉用石甃,东西附山,北临江……有海坛、华盖松台积谷诸山矗立如北斗,因称之为斗城。时有白鹿衔花之瑞,故又名鹿城”(万历《温州府志》)。而永宁县升为郡之前,隶属临海郡。

▲会稽守印和会稽太守章(封泥)

温州人说到谢灵运,都称之为永嘉郡守。关于郡和守,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此称谓。当时各诸侯国在边地设郡,派官防守,官名为“守”,本为武职而设。后秦始皇废西周以来八百多年的分封国、邑制度,将全国划分为三十六个大行政区(后又有所增加),定名为郡,一郡长官称“守”,即郡守,是这个时期地方行政长官的名称,而不再局限于武职。郡下辖若干县。县之长官,万户以上称令,万户以下称长,如“永宁长”等,均由中央政府任免。西汉基本承袭秦制,但从西汉第六位皇帝景帝起,郡守改称太守。所谓郡守,也就是郡太守的简称。如谢灵运的永嘉郡太守,简称为永嘉郡守。

魏晋南北朝时期,永嘉郡共有太守三十多名,他们中很多是有名的诗人和文学家,对于温州的文教事业有一定的影响:晋永嘉郡太守有谢毅、孙绰、蔡邰、谢铁、刘怀之、司马逸之、卢循、骆球、谢逸等;南宋永嘉郡太守有王味之、谢灵运、裴松之、颜延之、王休、袁王寿等;南齐则有王瞻、到撝、王彬、沈景德、萧毅、庾昙隆、范述曾、檀道鸾等;南梁有丘迟、萧子恪、蒋涣、沈旋、王筠、虞权、王冲、沈恪等;南陈仅毛喜一人,称内史。

内史这个官职,其级别与太守相同。当时凡设王的地方,朝廷委派的地方行政长官称内史;凡不设王的地方,则称太守。因此谢灵运在辞去永嘉太守后,朝廷派他去江西临江任内史,属“同级平调”。

州与州却不一样

▲冀州刺史(官印)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永嘉郡,隶属扬州。而“州”的划分,是在汉武帝时期,他将境内京师附近七郡之外的国土划分为十三州,分别为幽州,冀州,并州,兖州,司州(司隶校尉部),豫州,徐州,荆州,青州,扬州,凉州(先设雍州,后改凉州),益州,交州。朝廷在这十三州各设“刺史”一名。刺者,探也,设这个职位是用来监察境内官吏等人行为的。不过,这里的“州”并不是一级政权正式名称。刺史也并不“综理行政”。

到东汉末年,州成了正式地区名称,当局设“州牧”总览一州军政,形成州(州牧)、郡(太守)、县(县令)三级政权。而魏晋,州下仍为郡、县两级,郡长官称太守,县长官则为县令。

隋代沿袭前朝三级政权及长官名称设置,及至隋末,撤原为一级政权的州,并将原有的“郡”改为州。隋开皇九年(),永嘉郡被降为永嘉县,后又恢复为郡。唐代基本沿袭隋朝“州”建制,但长安、洛阳、太原及长安附近的四川,被称作府(府尹)。州和府都是一级行政建置,一般来说,府比州要大(宋代也一样)。府的行政配置依次是太守(或称知府)、刺史、州牧。大的或重要的府,可能三者都配齐,稍小的府或州,就只配刺史、州牧。唐武德五年(),永嘉县被立为东嘉州,后又于唐高宗上元二年()设温州,州长官称为“刺史”。

唐代温州刺史,可考者约三十六人。其中如李皋属皇室成员,刺温期间逢灾年,未及上报朝廷,即开仓赈饥,百姓十分感戴。张九章是唐开元名相张九龄之弟,路应、张又新等为著名诗人,为温州留下较多诗词;韦庸则在温州城区兴修水利,筑堤疏河,今市区会昌河即为纪念韦刺史会昌年间在温治水政绩。

到五代十国,温州归吴越国钱镠统治七十多年。这时期温州刺史可考者十人。吴越国相对稳定的安民政策,使温州在战乱年代获得不断进步,为进入两宋辉煌积蓄力量。

知县与县令稍有不同

▲嘉靖温州府志(书影)

进入两宋统治,朝廷将境内分为十五“路”,统辖州、县。州和县的长官均由中央委派,州长官称作“权知某州事”,也就是所谓的“知州”。两宋知温州的长官,北宋约八十一人,如最早开发温州城区五马街的石牧之、将温州古城调整为三十六坊的杨蟠等;南宋约为一百二十六人,知名的如张九成、韩彦直、沈枢、楼钥、杨简等。州下辖县,长官被称作“知某县事”,也就是“知县”。宋代县的长官有称知县的,也有称县令,如京官任职被称为知县,“选人”(指初入仕途者)任职则称为县令。

元代则出现新的建制名称:省。元代置四级地方政权,第一级为省,后依次为路、州和县。元代的省,又分为中书省(大都附近地区直隶)、行省(其他分为十一个行省)。温州属浙江行省、温州路,地方最高长官被称为“达鲁花赤”,大都由蒙古人担任。

▲中书省之印(官印)

明代改浙江行省为浙江布政司,下属十一府,温州府是其中之一。府的最高长官称“知府”:“掌一府之政”,工作内容为“宣教化、平诉讼、均赋役,以教养百姓”等,此外,还得每三年考察属下清奸贤愚,以上报省及吏部。史籍有载的明代温州知府七十九名,比较知名的如何文渊、文林等。

何文渊是宣德五年(),赴温州任知府,他非常重视农业生产和水利建设,施政宽严相济,治贪育人。明代温州文状元周旋,乐清章纶、南昱、陈钝,平阳陈玑、鹿城梁宏等跃龙门者皆出其门,是明朝这个时期温州士人考上进士的一个高潮。而文林也是清廉为民的一位温州知府,他在温州任上去世后,家无余财,士民厚赙葬仪,其子文征明坚辞不受,温州人特建“却金亭”纪念。文林有文集称为《文温州集》。

制台、藩台和道台

▲温处道道台温忠翰留下的信封

清代府、县及州的建制和长官中,执掌一省行政的长官称巡抚。又有布政使和按察使,别称藩台、臬台,掌管一省财政和民政。省上则有总督,亦称为制台。清代又设有“道”(温州属温处道),是一种派出机构,属省与府之间的监察区,为督粮、管河等专职机构,长官均称道员或道台。

古代温州在清代,其地方行政长官也称作知府,到道光道光二十年()止,约为五十人。顺便一提,清乾隆六年()置玉环厅,隶属温州府,设同知(知府的副职)。可见,清代官员等级从高到低分别为总督、巡抚、道台、知府。到清末,温州不再设府。

参考资料:

《古代的行政区划和地方长官称谓》英夫

《温州历史年表》沈克成编撰

《唐刺史考全编》郁贤皓主编

《官印·私印中国历代篆刻集粹》浙江古籍出版社

编辑陈复

美编薛敏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1589.html